[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吸痰功能的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4145.0 | 申请日: | 2020-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军;杨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格兰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16;A61M16/01;A61M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明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2 | 代理人: | 苏彦江 |
地址: | 3317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气管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吸痰功能的气管导管,属于气管导管技术领域,该一种具有吸痰功能的气管导管包括气管,所述气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供氧机构、麻醉机构、吸痰机构和湿化机构,湿化机构包括湿化水瓶和湿化管,湿化管一端通过插接于气管的圆周外壁,湿化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于湿化水瓶的一侧外壁,湿化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第一调节阀,所述吸痰机构包括吸痰管和负压连接口,吸痰管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储存罐,气管的圆周外壁开设有吸管插孔,吸痰管插接于吸管插孔内。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患者情况向气管内滴湿化水,从而对患者气管内的浓痰进行稀释,通过调节负压源的大小,利用吸痰机构对浓痰进行吸除,并且不影响供氧工作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管导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吸痰功能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气管导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658729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通气吸痰同用气管导管,其包括:主体管、接头、斜形圆孔、圆孔盖、气囊、充气管、气阀、侧孔等组成,通气吸痰同用气管导管的末端(即接头处),离末端1-2cm主体管的侧壁上挖一斜形圆孔(孔径大小以吸痰管能通畅进入即可),吸痰时不停止控制呼吸,吸痰管从斜形圆孔进入主体管内进行吸痰,不吸痰时将斜形孔的圆孔盖盖紧,不影响控制呼吸;主体管的末端侧壁上有一斜形圆孔,孔上有一圆孔盖子,斜形圆孔的目的是为了吸痰管容易向里进入,圆孔盖子的大小恰好盖紧斜形圆孔。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只是解决了吸痰管道的插接安装的问题,但在使用时有的患者痰的浓度过高,不易通过吸痰管道吸出,因此还存在对部分患者无法吸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痰功能的气管导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部分患者无法吸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气管,所述气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供氧机构、麻醉机构、吸痰机构和湿化机构,湿化机构包括湿化水瓶和湿化管,湿化管一端通过插接于气管的圆周外壁,湿化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于湿化水瓶的一侧外壁,湿化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第一调节阀,所述吸痰机构包括吸痰管和负压连接口,吸痰管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储存罐,气管的圆周外壁开设有吸管插孔,吸痰管插接于吸管插孔内。
为了使得能够进行麻醉,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麻醉机构包括麻醉管和麻醉机插接头,麻醉管插接于气管的圆周外壁,麻醉机插接头设置于麻醉管的一端,麻醉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第三调节阀。
为了使得能够管道更具有韧性,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供氧机构包括气囊和通气孔,气囊设置于气管的圆周外壁,气管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钢丝层,气管的圆周外壁开设有通气孔。
为了使得管道能够进行伸缩,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气管的一端粘接有第一伸缩管,麻醉管的一端粘接有第二伸缩管。
为了使得能够对气囊进行充气,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气囊的一侧外壁插接有充气管,充气管的一端插接有充气口,充气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第四调节阀,气管的一端设置有氧气机插接头。
为了使得能够更好的吸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储存罐的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负压连接口,负压连接口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第二调节阀,吸痰管的圆周外壁开设有吸痰侧孔。
为了使得能够使用方便,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气管的圆周外壁粘接有连接软条,连接软条的一端粘接有插孔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湿化机构,可根据患者情况向气管内滴湿化水,从而对患者气道内的浓痰进行稀释,通过调节负压源的大小,利用吸痰机构对浓痰进行吸除,并且不影响供氧工作的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格兰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格兰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4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洗无残留的单气囊气管导管
- 下一篇:一种磁环浮动打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