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电式马达、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5799.5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0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余林涛;曹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2/10 | 分类号: | H02N2/10;H02N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庚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7 | 代理人: | 李伟波;韩德凯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马达 相机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电式马达,包括:壳体,压电驱动部,压电驱动部包括压电元件、两个杆状部、和弹性部,弹性部固定至壳体上,压电元件固定至弹性部上,杆状部固定至压电元件上以便通过压电元件的变形来通过杆状部提供驱动力,摩擦部,杆状部提供的驱动力施加至摩擦部,从而使得摩擦部进行转动,以及电机轴,贯穿且固定连接至摩擦部,以便通过摩擦部的转动来进行转动,其中,压电驱动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压电驱动部沿壳体的周向等分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电式马达、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中,目前在不断地追求摄像模块的多样化及高精度化。但是随着镜头等的大口径化,镜头质量的增加等,诸如VCM(音圈马达)方式等的常规方法存在驱动力不足的倾向。
因此,如何设计高扭矩的小型马达来实现大的驱动力并且实现小型化,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电式马达、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压电式马达,包括:
壳体,
压电驱动部,所述压电驱动部包括压电元件、两个杆状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至所述壳体上,所述压电元件固定至所述弹性部上,所述杆状部固定至所述压电元件上以便通过压电元件的变形来通过杆状部提供驱动力,
摩擦部,所述杆状部提供的驱动力施加至所述摩擦部,从而使得所述摩擦部进行转动,以及
电机轴,贯穿且固定连接至所述摩擦部,以便通过所述摩擦部的转动来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压电驱动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压电驱动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等分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每个压电驱动部的压电元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通过将电流施加至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使得所述摩擦部和电机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将电流施加至第一部分与第四部分,使得所述摩擦部和电机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压电元件上设置有两个凹槽,并且每个凹槽分别提供两个杆状部的容纳空间,以便部分地容纳所述杆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凹槽中设置有粘性树脂,以便将所述杆状部固定至所述压电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设定同一个压电元件中的两个杆状部的中心点的连线相平行的直线为第一直线,设定杆状部与摩擦部之间的接触点的切线为第二直线,设定杆状部所提供的驱动力方向上的直线为第三直线,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θ1小于第一直线与第三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θ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θ1设置为:θ1=ASIN(0.5×D/(r1+r2)),其中,ASIN为反正弦函数,D为同一个压电驱动部的两个杆状部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r1为所述摩擦部的半径,r2为所述杆状部的半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当所述压电驱动部为所述摩擦部提供驱动力时,所述杆状部与所述摩擦部接触,当所述压电驱动部不为所述摩擦部提供驱动力时,所述杆状部与所述摩擦部不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摩擦部为圆形,所述压电驱动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的压电驱动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对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一种相机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压电式马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相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57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铺装机余料快速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导乐球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