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高注塑结合力的螺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6562.9 | 申请日: | 202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8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顾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荣诚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0 | 分类号: | F16B35/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注塑 结合 螺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注塑结合力的螺栓结构,包括杆体和成型于杆体端部的螺栓头,其特征是:所述螺栓头为多边形结构,并且螺栓头背向杆体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具有限位凸沿,以及限位凸沿与第一凹槽的底壁隔离设置。本实用新型显著提升注塑握持耳在螺栓头部注塑的结合力,避免握持耳相对于螺栓松动、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栓,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提高注塑结合力的螺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螺栓在生产时,为了便于将其转动,会在螺栓的头部注塑握持耳,以便于操作人员的握持,从而便于将螺栓旋入螺纹孔内。
现有技术中,由于螺栓头部表面较为光滑,导致握持耳与螺栓头部的结合力较差,因此操作人员通过握持耳转动螺栓时,注塑握持耳容易发生松动,从螺栓头部脱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注塑结合力的螺栓结构,显著提升注塑握持耳在螺栓头部注塑的结合力,避免握持耳相对于螺栓松动、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注塑结合力的螺栓结构,包括杆体和成型于杆体端部的螺栓头,其特征是:所述螺栓头为多边形结构,并且螺栓头背向杆体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具有限位凸沿,以及限位凸沿与第一凹槽的底壁隔离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为多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栓头对应第一凹槽的一侧具有多个绕第一凹槽排列的第二凹槽,以及所述限位凸沿由第二凹槽内凹后向第一凹槽形变形成。
优选的,所述螺栓头和第一凹槽均为四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栓头朝向杆体的一端具有凸台,所述凸台与螺栓头以及杆体之间形成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握持耳在螺栓头上注塑成型时,注塑料会进入到大凹槽内,以增加握持耳与螺栓头的接触面积,以提升两者的结合力;螺栓头为多边形结构,使得在周向转动时,螺栓头的多边形侧面能在握持耳和螺栓头之间形成周向限位,从而提升握持耳与螺栓头之间的周向结合力,同时限位凸沿注塑于握持耳位于第一凹槽的部位的内部,以将握持耳锁紧在第一凹槽内,以提升握持耳与螺栓头的轴向结合力。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螺栓的结构设置,能够显著提升握持耳在螺栓头部的结合力,避免转动时,握持耳松动、脱离螺栓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注塑结合力的螺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注塑结合力的螺栓结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高注塑结合力的螺栓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提高注塑结合力的螺栓结构,包括杆体1和成型于杆体1端部的螺栓头2,其特征是:所述螺栓头2为多边形结构,并且螺栓头2背向杆体1的一侧的中心具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内壁上具有限位凸沿5,以及限位凸沿5与第一凹槽3的底壁隔离设置。
上述结构下,握持耳在螺栓头2上注塑成型时,注塑料会进入到大凹槽内,以增加握持耳与螺栓头2的接触面积,提升两者的结合力;螺栓头2为多边形结构,使得在周向转动时,螺栓头2的多边形侧面能在握持耳和螺栓头2之间形成周向限位,从而提升握持耳与螺栓头2之间的周向结合力,同时限位凸沿5注塑于握持耳位于第一凹槽3的部位的内部,以将握持耳锁紧在第一凹槽3内,以提升握持耳与螺栓头2的轴向结合力。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螺栓的结构设置,能够显著提升握持耳在螺栓头2上的结合力,避免转动时,握持耳松动、脱离螺栓头2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荣诚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嘉善荣诚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65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升降柱
- 下一篇:一种沉水植物种子萌发实验用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