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内饰外壳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8699.8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8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鑫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B29L31/58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21531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外壳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内饰外壳模具,属于外壳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滑杆,两个滑杆的外表面上方分别套接有滑套和挤压筒,两个滑套之间固定有下压板;通过设置有弹簧、压缩弹簧、滑板、挤压筒、抵触板和顶杆,当外壳在模具内成型后,使用者启动气缸,从而使得上模具向上移动,上模具向上移动以使挤压筒向上移动,而滑板由于不再被压住,从而使得弹簧和压缩弹簧恢复弹性,弹簧和压缩弹簧恢复弹性以使滑板向上滑动,滑板向上滑动以使抵触板向上移动,抵触板向上移动以使顶杆向上移动,而顶杆向上移动可将下模具内的外壳顶出,从而方便使用者快速取料,避免难以取出外壳而造成时间的浪费,且提高了外壳成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壳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内饰外壳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内饰通俗的称为汽车内饰,顾名思义,就是汽车内部的装饰性的东西。
现有的外壳模具,当外壳在模具内成型后,由于其会紧贴模具的的内壁,导致使用者不方便取出成型后的外壳;同时上模具和下模具在合拢形成注塑空腔时,两者间可能会存有缝隙,且密封性较差,从而致使外部灰尘可能会通过间隙进入至空腔内,而这部分灰尘会融入至注塑溶液中,进而影响外壳成型的质量,同时可能会有注塑溶液通过两者间的间隙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内饰外壳模具,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外壳模具不便取出产品与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内饰外壳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上方分别套接有滑套和挤压筒,两个所述滑套之间固定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底部安装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固定有卡板,所述下压板的顶部连接有浇注管,所述下压板的内部开设有通道,所述上模具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分别安装有下模具和压缩弹簧,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下方分别套接有弹簧和滑板,且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滑板相连接,两个所述滑板之间固定有抵触板,所述抵触板的顶部两侧连接有两个延伸至下模具内部的顶杆,且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与抵触板的底部相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顶杆的外表面均固定有密封套,且两个所述顶杆沿抵触板的纵轴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挤压筒、滑套和滑板均与滑杆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底板相连接,且所述弹簧和压缩弹簧均采用锰钢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卡板和卡槽相适配,且所述卡板的外表面通过强力胶粘合有密封垫。
优选地,两个所述滑杆的顶端均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与下压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浇注管与通道相连通,所述通道与通孔相连通,且所述通道呈“V”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鑫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诺鑫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8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管道连管器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长跑自动记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