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驾驶电动乘座式高速插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8834.9 | 申请日: | 202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1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俊;郑再象;周磊;曹润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樱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驾驶 电动 乘座式 高速 插秧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电动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包括下层底盘、上层底盘、插秧部件;上层底盘、下层底盘上下平行间隔相对;上层底盘、下层底盘之间设有连接轴、固定齿轮;连接轴中心轴线垂直于下层底盘上端面,下部固定连接在下层底盘上;上层底盘转动连接、套装在连接轴上端;固定齿轮同轴套装在连接轴上,固定连接在下层底盘上端面上;插秧部件设置在上层底盘一端;上层底盘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可驱动上层底盘绕连接轴中心轴线转动;进一步改进在于:上层底盘、固定齿轮之间设有平面轴承;驱动装置为电机。本实用新型插到田头时无需车轮调头补插,插秧效率高,而且能满足不同插秧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秧机。
背景技术
利用现有插秧机插秧时,在插秧机插到田头时需要调头补插田头部分,存在如下缺陷:一是调头补插费时费事,影响插秧效率;二是损害部分已插秧苗;三是插秧机调头车轮会破坏已平整的地面,不利于秧苗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无需车轮调头补插的自动驾驶电动乘座式高速插秧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自动驾驶电动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包括下层底盘、插秧部件;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下层底盘的上方设有上层底盘;所述上层底盘、下层底盘平行间隔相对;所述上层底盘、下层底盘之间设有连接轴、固定齿轮;所述连接轴的中心轴线垂直于下层底盘上端面,下部固定连接在下层底盘上;所述上层底盘转动连接、套装在连接轴的上端;所述固定齿轮同轴套装在连接轴上,固定连接在下层底盘上端面上;所述插秧部件设置在上层底盘的一端;所述上层底盘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可驱动上层底盘绕连接轴中心轴线转动。
上述结构中,所述上层底盘下端面、固定齿轮上端面之间设有平面轴承。
上述结构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插秧部件设置在上层底盘的一端,上层底盘可绕连接轴中心轴线转动,这样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插秧时,插秧机插到田头时无需通过车轮转动调头,只要将上层底盘绕连接轴中心轴线转动180度,插秧机向相反方向行走,就可补插田头部分。这样,一是无需车轮调头补插,显著插秧效率;二是不会损害已插秧苗;三是不会破坏已平整的地面。
2、上层底盘可绕连接轴中心轴线转动任意角度,满足不同插秧需要。
3、上层底盘下端面、固定齿轮上端面之间设有平面轴承,可使上层底盘的转动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樱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泰州樱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88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六棱柱形护面块体及护面结构
- 下一篇:中医内科灸疗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