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铆深度限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0410.6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9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宋红杰;王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鸿达电机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533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度 限位 机构 | ||
叠铆深度限位机构,上模座下部连接上垫板、凸面板,卸料板安装在卸料板座下面,叠铆凸模依次穿过开设在上模座、上垫板、凸面板上的第一垂向通孔和开设在卸料板座、卸料板的垂向槽,上模座内安装有限位垫板、限位盖板,限位盖板位于限位垫板之上,限位垫板与限位盖板之间安装有限位弹簧;叠铆凸模的顶部与限位垫板抵触,限位柱的底端连接卸料板座,限位柱穿过上模座内的第二垂向通孔,限位柱顶端与限位垫板的间距等于叠铆凸模相对卸料板的行程。本实用新型在冲床下死点不稳定时,仅通过模具的本身结构,来改善和提高铁芯产品扣点深度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铆深度限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的加剧,每个企业对于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绞尽脑汁的去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而从对于的模具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生产出来的铁芯产品厚度的一致性好,这样就可以去掉后期的二次压紧工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新冲床的下死点精度好,产品一致性也就好;但对于一些老旧的冲床,下死点不稳定,无法保证产品厚度的一致性。
采用叠铆深度限位机构,在模具上改善和解决铁芯厚度一致性问题,在减少更换设备的成本和时间的同时,同样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可在模具上解决扣点深度一致性好的叠铆深度限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叠铆深度限位机构,上模座下部连接上垫板、凸面板,卸料板安装在卸料板座下面,叠铆凸模依次穿过开设在上模座、上垫板、凸面板上的第一垂向通孔和开设在卸料板座、卸料板的垂向槽,其特征在于:上模座内安装有限位垫板、限位盖板,限位盖板位于限位垫板之上,限位垫板与限位盖板之间安装有限位弹簧;叠铆凸模的顶部与限位垫板抵触,限位柱的底端连接卸料板座,限位柱穿过上模座内的第二垂向通孔,限位柱顶端与限位垫板的间距等于叠铆凸模相对卸料板下平面的行程。
优选地,限位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模座上;限位柱通过螺钉固定在卸料板座上。
优选地,卸料弹簧一般选用刚性系数较大的弹簧。
首先,叠铆凸模再卸料板里面,冲裁开始冲头伸出卸料板下平面,限位柱顶住限位垫块,使卸料板和叠铆凸模都作用于限位垫块上面;冲裁过程中,如果力太大,限位柱顶着限位垫板上升,卸料弹簧压缩,就给叠铆凸模上升的空间,从而保证叠铆凸模在冲压时伸出卸料板下平面的C是稳定不变的。
叠铆凸模在伸出卸料板的过程中,卸料板及卸料板座的力通过限位柱结构,最终和叠铆凸模一起作用于限位垫块,使叠铆凸模伸出卸料板下平面的距离保持设定值,最终达到产品上的叠铆深度保持一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冲床下死点不稳定时,仅通过模具的本身结构,来改善和提高铁芯产品扣点深度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未冲裁状态的示意图,图形中叠铆凸模没有伸出卸料板下平面,并有一段距离A;限位柱是没有作用的状态,离限位垫板有一段距离B。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冲裁状态的示意图,图形中限位柱和限位垫板接触起作用;而叠铆凸模伸出卸料板下平面,伸出量为C(此结构最终目标就是控制C值)。
图4是限位弹簧弹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鸿达电机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鸿达电机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04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放射治疗用防护服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