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热泵型空调系统末端的扁管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1436.2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1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龚亚军;刘恩海;张文芸;李薇;钱英芝;龚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南宇中央空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0067 | 分类号: | F24F1/0067;F24F13/22;F28F1/02;F28D7/0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热泵型 空调 系统 末端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泵型空调系统末端的扁管换热器,包括换热管,换热管位于壳体内,还包括与壳体连接的风机,换热管的形状为扁管,扁管截面由两条对称直边与两条对称半圆弧构成;换热管的起始段为进水干管,尾段为出水干管,进水干管与出水干管均为直管段且均横向放置;换热管的中间段为蜿蜒状的弯曲管,弯曲管沿进水干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弯曲管、进水干管、出水干管均在同一平面;弯曲管包括数条与进水干管垂直的竖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换热管设置为扁管状,可以增强流体的湍动程度,起到强化对流换热的目的;将一部分换热管设置为弯曲状,能够缩小换热器的体积,减少对室内吊顶安装空间的占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泵型空调系统末端的扁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末端设备经常采用风机盘管,风机盘管主要由电机、风机、盘管等组成,风机将室内的空气或室内与室外的混合空气通过表冷器进行冷却或加热后送入室内,使室内气温降低或升高,以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
但是风机盘管占据的体积较大,当吊顶空间不足时,导致空调末端盘管无法安装。此外,风机盘管的换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机盘管占据的体积较大以及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热泵型空调系统末端的扁管换热器。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热泵型空调系统末端的扁管换热器,包括换热管,换热管位于壳体内,还包括与壳体连接的风机,换热管的形状为扁管,扁管截面由两条对称直边与两条对称半圆弧构成;换热管的起始段为进水干管,尾段为出水干管,进水干管与出水干管均为直管段且均横向放置;换热管的中间段为蜿蜒状的弯曲管,弯曲管沿进水干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弯曲管、进水干管、出水干管均在同一平面;弯曲管包括数条与进水干管垂直的竖管。
进一步地,进水干管与出水干管均设有多组弹性膜片管,弹性膜片管为葫芦型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包括尺寸较小的内腔与尺寸较大的内腔,尺寸较小内腔到尺寸较大内腔的方向为水流方向。
进一步地,进水干管与出水干管的拐角处均设有针齿型的第二凸起,第二凸起的内腔与管道内腔连通,第二凸起外表面与空气接触。
进一步地,每一竖管内部均设有变曲率的内螺纹,内螺纹朝壳体顶部方向倾斜的右旋螺纹。
进一步地,壳体内设有双金属片式防露装置;双金属片式防露装置包括双金属片与防露盒,双金属片覆盖于与防露盒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静音风机,风机设于壳体内壁;风机所在的壳体内壁与换热管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5cm。
进一步地,风机所在的壳体内壁还设有消音层,消音层为填充有人造纤维材料做成的“锥形劈型”吸声体的内腔。
进一步地,消音层与壳体内壁之间还设有石墨烯涂层。
进一步地,壳体顶部设有温湿度检测控制仪与检测探头,底部设有集水槽。
进一步地,换热器的制冷工况进水温度为8-9℃,制热工况的进水温度为50~5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换热管设置为扁管状,与传统圆管相比,扁管横截面积减小,当量直径降低,在相同流量下速度得以提高,可以增强流体的湍动程度,起到强化对流换热的目的,且扁管的成本很低;同时,将一部分换热管设置为弯曲状,增大换热管换热面积,强化传热,大幅度提升换热效率,同时能够缩小换热器的体积,减少对室内吊顶安装空间的占用;
(2)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膜片管能够加强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南宇中央空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常州大学,未经张家港市南宇中央空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1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