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墨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3251.5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5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庭光;王之平;丁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新都永志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8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墨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墨过滤装置,包括吸墨头、吸墨管口、过滤网、固定环、连接管、吸墨管、过滤器、连接底管、凹槽以及边缘凹口,所述吸墨头的中心处设置有吸墨管口,所述过滤网设置于吸墨头上,所述固定环设置于吸墨头、过滤网之间,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于吸墨管口上,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设置于吸墨管的一端,所述过滤器设置于吸墨管上,所述连接底管设置于吸墨管的另一端,所述凹槽设置于吸墨头的内部,所述吸墨头设置于吸墨头的边缘周围。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将油墨循环装置内的杂质过滤,提高了油墨的清洁度,可保证设备的印刷效果的稳定的有益效果,其主要用于油墨的筛选与过滤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过程中经常因环境污染、油墨自身老化结晶反粗等原因造成在印刷的高速运行过程中,版辊带动油墨冲击刮墨刀时异杂物滞留在刮墨刀口处形成刀丝、脱墨等现象,严重影响印刷合格率,检验的难度增大。因此需要设计一款在油墨管路中适用于含有大量有机溶剂的过滤装置,从而起到降低不合格品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墨过滤装置,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印刷过程中经常因环境污染、油墨自身老化结晶反粗等原因造成在印刷的高速运行过程中,版辊带动油墨冲击刮墨刀时异杂物滞留在刮墨刀口处形成刀丝、脱墨等现象,严重影响印刷合格率,检验的难度增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墨过滤装置,包括吸墨头、吸墨管口、过滤网、固定环、连接管、吸墨管、过滤器、连接底管、凹槽以及边缘凹口,所述吸墨头的中心处设置有吸墨管口,所述过滤网设置于吸墨头上,所述固定环设置于吸墨头、过滤网之间,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于吸墨管口上,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设置于吸墨管的一端,所述过滤器设置于吸墨管上,所述连接底管设置于吸墨管的另一端,所述凹槽设置于吸墨头的内部,所述边缘凹口设置于吸墨头的边缘周围。
进一步的是,所述吸墨头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过滤网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环的两端设置有卡柱。
进一步的是,所述吸墨管的两端设置有螺纹导管接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聚结组件、滤芯、布流器,且所述过滤聚结组件的所述管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能固定一个滤芯,所述滤芯为聚结滤芯或过滤滤芯。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底管的一端设置为内螺纹管接口,所述连接底管的另一端设置为外螺纹管接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边缘凹口设置的数量为4个,且均匀等距设置于吸墨头的边缘周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油墨过滤装置的吸墨头设计有凹槽,便于油墨的流动;过滤网可过滤掉混入油墨中的毛发、碎屑等杂质;固定环用于固定过滤网,不会脱落,可轻松安装和卸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墨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墨头、2吸墨管口、3过滤网、4固定环、5连接管、6吸墨管、 7过滤器、8连接底管、9凹槽、10边缘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新都永志印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新都永志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3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