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4122.8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0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任继锋;傅龙飞;杨永清;陈天胜;李峰;郭文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B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3005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光 互补 发电 并联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包括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本体,所述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本体的表面中心位置铰接有矩形板,且矩形板的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矩形板的左侧安装有卡扣机构,所述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本体的左侧靠近顶端的位置安装有卡合机构,所述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本体的右侧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固定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矩形板和卡扣机构,通过矩形板对接口处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有夹持机构,便于对连接线进行夹持,防止连接线脱落,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卡合机构,便于开启顶盖,对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本体的内部进行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
背景技术
风光油互补发电是一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该装置无空气污染、无噪音、不产生废弃物,因此风光油互补发电装置是一种自然、清洁的能源,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非常迅猛,人类为使居住环境不再受污染,风能和太阳能将是今后世界能源的必然选择。
但是现有的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得顶盖时通过螺丝固定的,拆卸维修时比较麻烦,并且现有的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的连接接线口处都是暴露在外部的,容易误碰到连接线,导致连接线脱落,因此,亟需一种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来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得顶盖时通过螺丝固定的,拆卸维修时比较麻烦,并且现有的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的连接接线口处都是暴露在外部的,容易误碰到连接线,导致连接线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包括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本体,所述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本体的表面中心位置铰接有矩形板,且矩形板的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矩形板的左侧安装有卡扣机构,所述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本体的左侧靠近顶端的位置安装有卡合机构,所述风光油互补发电并联控制器本体的右侧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插设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铰接杆的一端固定焊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左侧中心位置处固定焊接有卡扣。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动杆、固定杆、活动杆、第一滑块、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安装在矩形板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套设有三组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下两端与矩形板的表面固定焊接,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套设有三组与固定杆对称设置的活动杆,且活动杆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滑块,所述转动杆的右侧固定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矩形板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插设在矩形板的内部,且矩形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对应的条形滑槽。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为螺旋面,所述活动杆的内部开设有与转动杆表面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转动杆与活动杆组成螺纹滑动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扣机构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卡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矩形板的左侧表面开设有两组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部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矩形槽的内壁的一端与第一卡块固定焊接,且第一卡块靠近第一弹簧的一端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插设在矩形板的内壁,且矩形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对应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固定框、第二弹簧、推杆、第三滑块和第二卡块,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固定焊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远离固定框内壁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三滑块,所述推杆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卡块,且第二卡块插设在卡扣的内部,所述卡扣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第二卡块为梯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未经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4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装治具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显示器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