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式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4229.2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3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峻峣;张春雷;张磊;张东芳;黄吉彬;李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彭锐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式机器人,包括车体;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轮组;轮组的车轮的上下接地点分别突出车体的上下表面;车体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通车体上下表面的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机械摇臂,机械摇臂的一端以与车体转动连接的方式配置在容纳槽内,利用与机械摇臂的一端相应的设置在车体内的舵机组件,驱动机械摇臂向车体的上侧或下侧摆动竖起,机械摇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摄像头组件。本实用新型的轮式机器人可双面驱动行驶,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式机器人。
背景技术
消防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愈加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消防机器人能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反馈,它的应用将提高消防部门消防救灾的实战能力,对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和灭火救援人员的伤亡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面对复杂的救援环境,有时需要采用抛投式微小型智能探测机器人,在救援人员无法快速接近或不适宜进入的事故现场,实现快速部署,主动探测火灾现场情况。机器人的抛头过程中,很难确保其正面着地,造成其无法正常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可双面驱动行驶,实用性更强的轮式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轮式机器人,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车体;所述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轮组;所述轮组的车轮的上下接地点分别突出所述车体的上下表面;
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通所述车体上下表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机械摇臂,所述机械摇臂的一端以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容纳槽内,利用与所述机械摇臂的一端相应的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舵机组件,驱动所述机械摇臂向所述车体的上侧或下侧摆动竖起;
机械摇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摄像头组件,摄像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械摇臂的另一端的可见光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机械摇臂上设置有扬声器和拾音器。
优选的,沿所述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三个所述轮组,对各侧的所述轮组分别设置一个驱动机构,同侧的所述轮组的各车轮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体1两侧的所述驱动机构3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轮组2中位于中心对称的两个所述轮组2的车轮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体两侧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位于一侧的所述轮组中的前侧所述轮组和位于另一侧的所述轮组中的后侧所述轮组的车轮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弹性联轴器与所述轮组的车轮轴传动连接,所述轮组的车轮轴上均固定套接有带轮,位于所述车体同侧的相邻的所述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体内设置有电控组件,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舵机组件均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控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车体内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控板,所述安装架上位于所述电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池模组,车体内设置有通讯模组,电池模组及通讯模组均与电控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体上沿行驶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两组距离传感器组件,所述车体上沿行驶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气体传感器组件,所述距离传感器组件与所述气体传感器组件均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体的外壁面上均匀喷涂有一层防火隔热漆。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轮式机器人在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轮组,轮组的车轮的上下接地点分别突出车体的上下表面,使得该机器人在抛投后,无论哪面朝上均可正常行驶移动,有效提高了机器人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42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体组件及消防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固定节点式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