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轮式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4256.X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5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雷;张磊;高峻峣;张东芳;李晓龙;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2D63/04;B60G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彭锐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轮式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冲击轮式机器人,包括车体;车体的两侧安装有轮组,轮组包括车轮和中心设有车轮轴承的支撑组件;车体包括底拼板与顶拼板,底拼板与顶拼板之间的两侧分离的设置有侧拼板,底拼板与顶拼板之间的两端分离的设置有端拼板,各所述拼板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各所述拼板彼此之间相邻的边经由橡胶减震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轮式机器人的抗冲击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轮式机器人。
背景技术
抛投式微小型智能探测机器人可在救援人员无法快速接近或不适宜进入的事故现场,采用抛投形式实现快速部署,主动探测火灾现场情况。一方面可以替代消防人员进入不适合人类进入的事故现场,保证了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抛投快速部署也提高了灾难响应速度。
现有的机器人普遍采用有骨架(刚性车架)的结构,抗冲击性能主要靠轮胎实现,但轮胎变形量受到很大局限,仍会通过轮组将冲击传递至车体。而刚性车架的车体虽然可以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使机器人不至于受到冲击发生解体,但问题是车轮传来的冲击会被刚性车架传递给内部的机械、电子组件,造成内部组件的早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具有多重抗冲击结构,抗冲击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抗冲击轮式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冲击轮式机器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沿行驶方向的两侧对称的安装有轮组,所述轮组包括车轮和中心设有车轮轴承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具有与各拼板分别接触的接触面的轴承座和与所述轴承座的所述接触面对置夹紧固定各所述拼板的橡胶防撞块;
所述车体为若干所述拼板拼接而成,若干所述拼板包括底拼板、顶拼板、侧拼板和端拼板,所述底拼板与所述顶拼板之间沿行驶方向的两侧分离的设置有所述侧拼板,所述底拼板与所述顶拼板之间沿行驶方向的两端分离的设置有所述端拼板,各所述拼板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各所述拼板彼此之间相邻的边经由橡胶减震条连接。
优选的,各所述拼板的材质均为碳纤维材质。
优选的,所述车轮的顶部与底部在高度方向上分别突出所述车体的顶拼板和底拼板。
优选的,所述轮组设置有可驱动其双向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车体内设置有电控组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轮的轴心上设置有与所述车轮轴承套接的传动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控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车体内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控板,所述安装架上位于所述电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池模组,所述车体内固定设置有通讯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及所述通讯模组均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两块所述端拼板上均设置有两组距离传感器组件,任一所述端拼板上设置有气体传感器组件,所述距离传感器组件与所述气体传感器组件均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体的外壁面上均匀喷涂有一层防火隔热漆。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轮式机器人设置有两级抗冲击减震结构,第一级减震结构由车轮和橡胶防撞块构成,当机器人抛投着地的瞬间,车轮会与地面直接接触,吸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所有车轮在碰撞瞬间会压缩,在弹起过程中会吸收掉一部分冲击力,起到第一级抗冲击减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42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节点式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黄油桶的动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