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动物实验气管插管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4379.3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3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程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422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动物 实验 气管 插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动物实验气管插管器,涉及动物实验领域,包括主支撑管体,所述主支撑管体的外侧边靠近底端位置竖直向开设有竖状防滑条,所述主支撑管体顶端斜焊接有粗支撑上接管,所述粗支撑上接管的内侧边粘接有隔离凝胶一,所述主支撑管体的顶端远离粗支撑上接管斜焊接有细支撑上接管,所述细支撑上接管的内侧边粘接有隔离凝胶二,所述主支撑管体的底端垂直向下插接有支撑下连管,所述支撑下连管的底端垂直向下固定套接有支撑连接气囊,所述支撑连接气囊的底端垂直向下插接有插接延伸管,所述插接延伸管的底端内侧边插接有穿刺针管。本实用新型节约成本可循环利用,易清洁可以节约时间,得到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动物实验气管插管器。
背景技术
在动物实验操作中,我们常会使用气管插管这一技术,气管插管术是实验动物学及相关科学研究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其辅管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后续实验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关系着整个实验的成败,目前多数高校或实验室使用的是传统的气管插管器,然而,传统的气管抽管器极其简陋,且有插管管径较粗、易堵塞的问题,而实验动物气管管径较小,需要作出极大的切口(倒“T”字切口)才能将其插入动物气管内,导致最终插入的深度和力度很难确定,全凭经验和手感,故操作难度较大。且金属的气管插管时常因为各种原因堵塞,而却不能直接得出堵塞物是什么?对于首次接触实验的学生则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且制作倒“T”字切口的操作浪费实验时间,且对于动物损伤极大,几乎无法复原。难以清洁,卫生性不强等等。
现今常用的气管插管方法是通过在动物气管上作出一倒“T”字切口,顺势将气管插管插入洞口,并用细线固定结扎。老式动物气管插管材料多为铁质金属制成,导致无法肉眼看其内部构造,当插管堵塞时,难以分辨堵塞物,导致难以清洁,卫生性不强。且动物气管插管一端常用于通过外接橡胶管连接烧瓶用于模拟动物所处的外界环境。而外接橡胶管极易老化,且难以清洁。不符合实验的卫生标准,且浪费材料。在动物气管插管进入动物气管常需在动物气管上制作倒“T”字切口,不仅对于动物机能本身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且会浪费实验时间,加长实验周期。同时动物气管插管在固定时需要用细绳结扎,同样不仅对于动物机能本身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且会浪费实验时间,加长实验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动物实验气管插管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模拟实验用的操作台没有进行隔离的效果,使得在进行模拟实验时会有污染物喷洒或溅出,对周围的工作人员造成污染,同时对环境也有污染的效果,在有隔离保护的装置的安装起来很是麻烦同时打开的方式大都采用了推拉式的,使得开口较小不适合工作人员对内部的操作,让工作效率不能够有效的提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动物实验气管插管器,包括主支撑管体,所述主支撑管体的外侧边靠近底端位置竖直向开设有竖状防滑条,所述主支撑管体顶端斜焊接有粗支撑上接管,所述粗支撑上接管的内侧边粘接有隔离凝胶一,所述主支撑管体的顶端远离粗支撑上接管斜焊接有细支撑上接管,所述细支撑上接管的内侧边粘接有隔离凝胶二,所述主支撑管体的底端垂直向下插接有支撑下连管,所述支撑下连管的底端垂直向下固定套接有支撑连接气囊,所述支撑连接气囊的底端垂直向下插接有插接延伸管,所述插接延伸管的底端内侧边插接有穿刺针管,所述支撑连接气囊的外侧边插接有通气小管,所述通气小管在远离支撑连接气囊的一端套接有连接套管体,所述连接套管体在远离通气小管的一端焊接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在远离连接套管体的一端焊接有对接通气管,所述支撑下连管的顶端垂直向上焊接有对接螺杆,所述主支撑管体的底端内侧边均匀开设有扣接螺纹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竖状防滑条的个数为若干个,且多个竖状防滑条之间相互平行呈竖直向设置在主支撑管体的外侧边靠近底端位置,粗支撑上接管斜向上焊接在主支撑管体的顶端位置,且粗支撑上接管的内部与主支撑管体的内部保持通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程,未经陈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4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社区全直流微电网及其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充气的LED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