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开关接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6414.5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7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阳;周文广;施健;任山波;李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38 | 分类号: | H01H9/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3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开关 接触 系统 | ||
一种隔离开关接触系统,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触头支架、若干组相互对应的静触头和动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长动触头和短动触头,所述长动触头和短动触头通过凸台结构搭接拼装在一起,所述静触头包括静触头片,所述静触头片与所述动触头组件接触和分离的一侧从头部到尾部依次分为接触部一和接触部二,通过长短两个动触头的拼接,使长动触头的端部成为弧触头,保证在分闸过程中与静触头的弧触点产生电弧,而动触头组件其它位置不会起弧,动触头组件形成并联电路,降低内阻,提升开关分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离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隔离开关接触系统。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主主要是在配电系统中起到安全隔离作用,在少数情况下也承担着带载分闸的功能。当开关带载分闸时,触头间会产生电弧,目前市场上的开关在考虑此种带载分闸的情况时,往往采用灭弧室等手段,使电弧迅速熄灭。但是无论电弧熄灭速度有多快,其对产生电弧的触头来说,都会有较大的烧蚀和损伤。而传统常见的隔离开关往往不会配备银合金触点,导致其耐烧蚀能力不足,此时一般都会在通过触头上设计专门供烧蚀的弧触头区域,使其触头受到烧蚀后,也能保持更好的性能。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增加了生产成本。
同时由于电气开关因为自身内阻原因,正常工作时通电产生热量,对电气开关自身和与其连接的线缆、柜体都会有较大的热效应,导致零部件寿命减低,严重时可能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另外隔离开关在短路时承载电流的指标也是考量开关优劣的重要指标,电气开关的内阻产生的热量会导致线缆等金属导体融化,一般采取增大触头有效接触面积和触头压力来降低动静触头的接触电阻从而达到降低发热的目标,但是触头有效接触面积和触头压力增大幅度有限,难以完全避免电气开关的内阻产生的热量导致线缆等金属导体融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隔离开关触头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隔离开关接触系统,通过长短两个动触头的拼接,利用长短尺寸差值,使长动触头的端部成为弧触头,保证在分闸过程中与静触头的弧触点产生电弧,而动触头组件其它位置不会起弧,从而提高了开距、优化接触系统的电气性能。也更有利于分断时电弧的熄灭;另外,通过长短两个动触头的拼接,使由此产生的动触头组件形成并联电路,降低内阻,使开关通电后的发热量降低,提升开关分断性能。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离开关接触系统,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触头支架、若干组相互对应的静触头和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装在所述触头支架上,所述触头支架能够在所述壳体内来回滑动,所述动触头组件随着所述触头支架在所述壳体内来回滑动过程中能够与相应的静触头接触和分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长动触头和短动触头,所述长动触头和短动触头通过凸台结构搭接拼装在一起,弹性元件压住所述长动触头和短动触头使其限位装在所述触头支架上;
所述静触头包括静触头片,所述静触头片与所述动触头组件接触和分离的一侧从头部到尾部依次分为接触部一和接触部二,所述动触头组件随着所述触头支架在所述壳体内来回滑动过程中与相应的静触头接触和分离的过程中,所述接触部一与所述短动触头相应的接触或分离,所述接触部二与所述长动触头相应的接触或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头组件随着所述触头支架在所述壳体内来回滑动过程中与相应的静触头接触和分离的过程中,所述静触头的接触部二与所述长动触头之间最短直线距离始终小于所述静触头的接触部一与所述短动触头之间最短直线距离。采用此结构能够保证长动触头的端部成为弧触头被烧蚀,而动触头组件其它位置不会起弧,从而提高了开距、优化接触系统的电气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静触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上表面抵住所述触头支架上的动触头安装孔的孔壁,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压住所述长动触头和短动触头的两端使其限位装在所述触头支架上的动触头安装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6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溢流染色机的染液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分类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