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封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9191.8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6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汪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0 | 分类号: | H02K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王会会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封护套,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中部具有与被灌封产品可拆装地相适配的灌封腔,所述基体的顶面高于被灌封产品的顶面,且所述灌封腔的内壁与被灌封产品的外壁紧密贴合适配。该灌封护套能够有效避免灌封工艺过程中发生胶水外溢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向磁场电机配套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灌封护套。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尤其是汽车电机等零部件较多的设备组件生产过程中,灌封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艺,灌封工艺是利用胶水将壳体等基础外覆件与其内部装配件间的空隙填满,待胶水定型后实现部件可靠连接和封装,保证电机等相应设备的整体结构绝缘性和稳定性等性能,延长设备自身使用寿命。
由于胶水自身存在较强的流动性,使得灌封工艺的实施过程可控性较差。灌封工艺的胶水用量是限定的,不能少,而且胶水会因为真空作用产生大量气泡,导致液面上升,液面一旦高出产品上表面就会溢出,进而污染产品表面。因为灌封过程是在真空箱中,不能及时清除溢出的胶水;等灌封结束后,因为高温、体积过大、质量过重等原因,不能完全清除外观的所有污迹;在胶水烘烤固化后,表面的污迹非常难清理,会浪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有时胶水在异形面导致无法清理造成产品报废。
因此,如何避免灌封工艺过程中发生胶水外溢现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封护套,该灌封护套能够有效避免灌封工艺过程中发生胶水外溢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封护套,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中部具有与被灌封产品可拆装地相适配的灌封腔,所述基体的顶面高于被灌封产品的顶面,且所述灌封腔的内壁与被灌封产品的外壁紧密贴合适配。
优选地,所述基体为模具硅胶制件。
优选地,所述灌封腔的顶部具有延展段,所述延展段沿周向凸出于所述灌封腔的内壁,且所述延展段的底面与被灌封产品的顶面紧密贴合适配。
优选地,所述延展段的边沿部沿周向凸出于被灌封产品的顶面内边沿部或沿周向与该被灌封产品的顶面内边沿部对齐。
优选地,所述基体的顶面与被灌封产品的顶面的间距不小于5mm。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灌封护套,其操作使用过程中,将被灌封产品对位嵌装于灌封腔内,使灌封腔内壁与被灌封产品外壁紧密贴合,之后即可对产品实施灌封,灌封操作过程中,由于基体顶面高于灌封产品顶面,使得胶水不会由基体顶部外溢,有效避免了物料浪费,且灌装完成后仅需将已完成灌封的产品由灌封腔内取出即可将下一产品置入灌封腔内即可实施下一工艺循环,使所述灌封护套能够被多次重复利用,有效降低了工艺成本,且完成灌封后的产品表面清洁规整无污迹,无需实施清胶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整体操作效率和工艺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基体为模具硅胶制件。该种模具硅胶拆卸时较为方便彻底,不易发生结构破损或与被灌封产品等相关配合件间产生粘结残留,且其疲劳强度较高,工况耐受性较好,能够充分满足高强度频繁拆装使用需求,降低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灌封护套与被灌封产品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侧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9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