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老年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70611.4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5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萍;韩小燕;董育芳;杨香楼;张梦迪;李洋;杨倩筠;张应美;许叶芬;王东红;官庆艳;周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萍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1000 云南省大理白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老年 助行器 | ||
本实用新型老年助行器属于医疗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老年助行器,功能多样,使用方便,有利于患者轻松锻炼;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老年助行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立的门字形的扶架,两个扶架的前端竖杆之间通过多个平行的连杆相连接,所述每个扶架的两个竖杆下端均设有收缩轮构件,所述收缩轮构件包括底管、伸缩器、轮支架和滚轮,底管位上端封闭且下端敞口的空腔管状结构,底管的上端与扶架的竖杆下端固定连接,伸缩器的上端固定在底管内顶部,且伸缩器的下端通过轮支架安装有滚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老年助行器属于医疗辅助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老年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是一种辅助人站立与行走的工具,普遍应用于老年人、残疾人、骨科术后康复期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外科手术后的患者,为实现快速康复,预防肺部感染、静脉血栓、肠梗阻等并发症,在病情稳定后应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尽早让患者下床活动。现在的老年助行器,多是两个扶手架相连接,使患者扶着走动,结构功能较为单一,若患者锻炼时间较长体力不足以抬起助行器时,就会导致患者无法移动,甚至脱离摔倒,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老年助行器,功能多样,使用方便,有利于患者轻松锻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老年助行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立的门字形的扶架,两个扶架的前端竖杆之间通过多个平行的连杆相连接,所述每个扶架的两个竖杆下端均设有收缩轮构件,所述收缩轮构件包括底管、伸缩器、轮支架和滚轮,底管为上端封闭且下端敞口的空腔管状结构,底管的上端与扶架的竖杆下端固定连接,伸缩器的上端固定在底管内顶部,且伸缩器的下端通过轮支架安装有滚轮。
所述伸缩器为小型的气缸或液压缸结构,气缸或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底管的内顶面且其活塞杆端部与轮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器包括小电机、螺杆、螺管和支板,小电机固定在底管的内顶面且其输出轴竖直朝下,小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上通过螺纹连接套装有螺管,螺管的外壁上设有限转板,支板固定安装在底管的内中部且其中部设有与螺管外径及限转板相匹配的通孔,螺管贯穿支板的通孔且其下端与轮支架固定连接,螺管的上端设有直径大于支板通孔的限位缘板。
所述扶架的竖杆下端与底管的顶面之间设有三角筋板。
所述扶架的两个竖杆中部通过支撑杆相连接,所述支撑杆内侧设有挂口架,两个扶架上的支撑杆对称设置。
所述两个扶架的支撑杆之间安装有网座,所述网座为线织网格且其中部设有两个平行的撑棍,网座的两端设有绑绳或挂钩,网座两端通过绑绳或挂钩分别固定在两个挂口架上。
所述两个扶架的支撑杆之间安装有座板,所述座板的两边搭装在两个挂口架上且其另一边铰接在一个连杆上,座板远离铰接边的一边设置有挂钩且其上方的一个连杆上设有与挂钩匹配的挂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助行器的底端设置收缩轮构件,在患者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以控制滚轮收缩实现助行器的轻松移动,节省患者抬起移动助行器的力气,使患者轻松锻炼行走,在体力不足以移动的情况下,助行器中部设置的网座或座板可供患者休息恢复体力,避免由于体力不支摔倒造成二次伤害,功能多样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器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器的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萍,未经李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0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拓展式自动气象站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户外雷电防护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