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痔核吸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70878.3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6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罡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汇智合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0 | 代理人: | 邓秋星 |
地址: | 331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 装置 | ||
一种痔核吸引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吸引头以及吸引管,所述吸引头的一端开设有吸引口,另一端与所述吸引管的前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的后端连接设置有一用于连接外部负压源的负压连接头,所述吸引管上靠近后端部位的管体上或者所述负压连接头上设置有一负压控制阀,所述负压控制阀包括泄压阀孔以及阀塞,所述泄压阀孔与所述吸引管连通,所述阀塞可拆卸的塞堵于所述泄压阀孔中。在所述负压连接头上设置一个负压控制阀,使医生可以通过单独操作负压控制阀控制吸引头的负压吸引,从而无须其他医生协助控制外部的负压设备,达到解放医疗资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痔核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在长期的药物治疗等相对比较保守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手术治疗,而PPH手术是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痔疮治疗方法,PPH中文意为“痔和直肠黏膜脱垂的手术”,PPH手术方法的机理是在脱垂内痔的上方近内痔上缘的地方环形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粘膜和粘膜下层组织,并在切除的同时对远近端粘膜进行吻合,使脱垂的内痔及粘膜被向上悬吊和牵拉,不再脱垂。同时由于位于粘膜下层来自直肠上动脉供给痔的动脉被切断,术后痔血供减少。但是这种环切手术需要麻醉并住院治疗,具有一定痛苦,而且破坏直肠与肛管的正常结构和外观,会造成肛管狭窄。
针对上述痔疮手术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人们会根据情况对处于二期、三期的 内痔、混合痔的内痔部分以及直肠息肉进行套扎术治疗。痔疮套扎术( RPH )是由祖国中医传统结扎疗法发展而来,此法是通过特制的自动痔核吸引装置在齿线上方1 .5~3cm的适当位置将特制的。胶圈套于痔或痔上粘膜的基底部,通过胶圈的紧缩、绞勒阻断痔疮的血供或减少静脉倒流,减少痔的充血肥大或血流瘀滞,使之产生缺血、萎缩、坏死,套扎组织逐渐脱落,创面组织修复而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采用痔疮套扎器进行治疗具有套扎治疗的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省时、省力、实用、简便,病人更安全,免吃药、不打针、无交叉感染,经诊疗后并发症罕见等优点受到广泛采用。现有的痔疮套扎器通常都是采用手枪式设计且均需要通过气管外接负压吸附气源,没有负压气源则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同时,现有的痔疮套扎器在套扎过程中,由于负压设备源需要护理人员操作,控制负压值,另一名医生则手持痔疮套扎器对病人进行套扎, 需要至少两人协同配合,给操作带来了不便,也浪费了医疗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是提供一种痔核吸引装置,其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在套扎操作时除了操作套扎器械的医生外还需要一名医生协助适时操作外部的负压设备,保证吸管能够自如的对准抓取痔核然后开启负压状态进行负压吸附,便于后续的结扎操作,因此给操作带来了不便也浪费了医疗资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痔核吸引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吸引头以及吸引管,所述吸引头的一端开设有吸引口,另一端与所述吸引管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吸引管的后端连接设置有一用于连接外部负压源的负压连接头,所述吸引管上靠近后端部位的管体上或者所述负压连接头上设置有一负压控制阀,所述负压控制阀包括泄压阀孔以及阀塞,所述泄压阀孔与所述吸引管连通,所述阀塞可拆卸的塞堵于所述泄压阀孔中。
优选于:所述吸引管的前端呈90度弯折的设置有一吸引端头,所述吸引头气密性连接在所述吸引端头上。
优选于:所述吸引头为球形的壳罩结构,壳罩结构的罩口即为所述吸引口,所述吸引口的口径小于壳罩结构的内直径,所述吸引头的另一端凸设有一与所述吸引口同轴的连接颈管,所述连接颈管气密性的固定连接在所述吸引端头上,所述吸引口的边缘为倒圆角结构。
优选于:所述负压连接头上与所述吸引管对应的另一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外部负压源的宝塔接头。
优选于:所述负压连接头一体成型的连接设置于所述吸引管的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罡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罡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0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