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子扩散型石墨线垂直接地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72323.2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5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侯波;史向平;房灵光;汪绍华;蔡康;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昱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王东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扩散 石墨 垂直 接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子扩散型石墨线垂直接地体,涉及石墨线技术领域,包括接地体,所述接地体的内圈固定连接有钢管,钢管的外表面缠绕有纵向石墨线,纵向石墨线的外表面缠绕有石墨线编织层,钢管下部的外表面卡接有双锥尖头,双锥尖头的内侧开设有压接部,双锥尖头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部,双锥尖头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部,钢管的内部填充有降阻离子体。该离子扩散型石墨线垂直接地体具备增强接地体硬度,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浪费的优点,第二锥部可以保证纵向石墨线不受损伤,且能到达土壤深处,起到降阻的作用,压接部将纵向石墨线和石墨线编织层紧压在钢管上,保证钢管能带动纵向石墨线进入土壤深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子扩散型石墨线垂直接地体。
背景技术
接地网是对由埋在地下一定深度的多个金属接地极和由导体将这些接地极相互连接组成一网状结构的接地体的总称,它广泛应用在电力、建筑、计算机,工矿企业、通讯等众多行业之中,起着安全防护、屏蔽等作用,接地网有大有小,有的非常复杂庞大,也有的只由一个接地极构成,一般根据需要来设计,接地是为了满足系统运行的需要和保护设备、人身安全而常用的一种技术。
接地靠接地装置来实现,接地装置主要由下列两部分组成:接地体和接地线,接地体又叫做接地极,是指埋入地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双锥尖头接地线,接地线是指电力设备与接地体相连接的金属导线,现有的接地线多采用柔性石墨线来作为垂直接地体,但是柔性石墨线硬度较软在深入土壤时易损伤,不仅使施工的难度增加,而且造成浪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扩散型石墨线垂直接地体,具备增强接地体硬度,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浪费的优点,解决了柔性石墨线硬度较软在深入土壤时易损伤,不仅使施工的难度增加,而且造成浪费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子扩散型石墨线垂直接地体,包括接地体,所述接地体的内圈固定连接有钢管,所述钢管的外表面缠绕有纵向石墨线,所述纵向石墨线的外表面缠绕有石墨线编织层,所述钢管下部的外表面卡接有双锥尖头,所述双锥尖头的内侧开设有压接部,所述双锥尖头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部,所述双锥尖头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部,所述钢管的内部填充有降阻离子体。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钢管来增强纵向石墨线和石墨线编织层的强度,保证纵向石墨线和石墨线编织层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设置连接部可以保证接地体与接地网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接部的内圈与石墨线编织层相接触,所述接地体与连接部相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锥部可以保证纵向石墨线在深入土壤的过程中不受损伤,且能到达土壤深处,起到降阻的作用,压接部将纵向石墨线和石墨线编织层紧压在钢管上,保证钢管能带动纵向石墨线进入土壤深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离子扩散型石墨线垂直接地体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备增强接地体硬度,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浪费的优点,通过设置第二锥部可以保证纵向石墨线在深入土壤的过程中不受损伤,且能到达土壤深处,起到降阻的作用,压接部将纵向石墨线和石墨线编织层紧压在钢管上,保证钢管能带动纵向石墨线进入土壤深处。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钢管来增强纵向石墨线和石墨线编织层的强度,保证纵向石墨线和石墨线编织层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设置连接部可以保证接地体与接地网的连接,设置加强筋来增加连接部的强度,使连接部更加的牢固,使接地体与接地网保持垂直,不发生偏斜,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设置连接孔来与接地网相连接,设置钢管和双锥尖头可以保证接地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深入土壤深处,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昱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昱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2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机镜头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信工程接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