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履带拖拉机、旋耕机用抱刹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77832.4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7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市华弘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33/08 | 分类号: | A01B33/08;B60T13/12;B60T1/02;B62D5/06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李艳 |
地址: | 26142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 拖拉机 旋耕机 用抱刹 转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履带拖拉机、旋耕机用抱刹转向装置,包括驱动轮,驱动轮安装在驱动轴上,驱动轮的内侧面上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刹车筒体,刹车筒体上套设有两个圆环状的挡垫,两个挡垫之间安装有两个呈上下设置的刹车瓦,刹车瓦的外部分别固定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油缸拉板,油缸拉板的两端内分别开设有第一耳孔和第二耳孔,上部两个油缸拉板和下部两个油缸拉板通过第一耳孔内穿设的固定轴进行铰接;所述第二耳孔的一侧开设有油缸放置槽,油缸放置槽内安装有液压油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履带拖拉机、旋耕机用抱刹转向装置,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构造简单,且不易损坏;提高转向时的抱紧力,进而提高转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履带拖拉机、旋耕机用抱刹转向装置,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履带拖拉机、旋耕机的行走装置由引导轮、随动轮、支重轮、驱动轮及履带构成。运转时,驱动轮卷绕履带循环运动,支重轮在履带的轨道上滚动前进或后退。行走装置的转向方式分为原地转向和差速转向。
原地转向的两条履带分别由两个独立变速箱控制,通过两条履带产生相反的运动方向实现原地转向,具有转向效率高,转向半径小的优点,但原地转向设计复杂,成本高,变速箱体积大,只适合安装在大型履带拖拉机上;差速转向是通过一条履带低速,另一条履带运动高速而实现的转向方式,即通过刹车元件的摩擦,实现单边履带的降速,通过中央差速器来实现两边履带不同的运转速度,现有技术中是靠刹车盘来实现差速运动,因为履带的转向阻力比较大,使得制动盘极易磨损,差速转向的转向效率较低,且生产成本较高。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履带拖拉机、旋耕机用抱刹转向装置,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构造简单,且不易损坏;提高转向时的抱紧力,进而提高转向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履带拖拉机、旋耕机用抱刹转向装置,包括驱动轮,驱动轮安装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轮的内侧面上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刹车筒体,驱动轮与刹车筒体一体设置,同步转动;所述刹车筒体上套设有两个圆环状的挡垫,两个挡垫之间安装有两个呈上下设置的刹车瓦,刹车瓦为半圆形的片状结构,刹车瓦的外部分别固定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油缸拉板,上部两个油缸拉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下部两个油缸拉板之间的距离;油缸拉板为弧板结构,油缸拉板的两端内分别开设有第一耳孔和第二耳孔,上部两个油缸拉板和下部两个油缸拉板通过第一耳孔内穿设的固定轴进行铰接;所述第二耳孔的一侧开设有油缸放置槽,油缸放置槽内安装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活塞杆的头部与上部两个油缸拉板的第二耳孔进行铰接,液压油缸的尾部与下部两个油缸拉板的第二耳孔进行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垫具体包括第一挡垫和第二挡垫,第一挡垫的外端面与刹车筒体的一端面进行平齐设置,第二挡垫安装在第一挡垫与驱动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瓦的内部安装有制动摩擦衬垫,制动摩擦衬垫随刹车瓦进行开合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穿设在第一耳孔内部,固定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固定于底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为单作用油缸。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安装在下部两个油缸拉板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市华弘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莱州市华弘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78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焊接的辅助工装
- 下一篇:一种弹片式医用多功能约束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