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给袋式食品包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79504.8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5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龙文琪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1/12 | 分类号: | B65B41/12;B65B61/06;B65B43/06;B65B51/10;B65B4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食品包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给袋式食品包装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机体、盖板、观察口和料口,所述盖板通过合页安装在机体的顶部,所述观察口开设在机体的一侧,所述料口焊接在机体的顶部,所述机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开关,所述机体的内侧设置有主辊和辅辊,所述主辊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一,所述辅辊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二,所述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上均设置有夹板,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滚筒,所述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的内侧均设置有卡轮,所述机体的内侧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边侧焊接有吸盘,所述机体的内侧设置有封口轮,该高效给袋式食品包装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方便,适用于袋装食品的包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袋式食品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给袋式食品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给袋式食品包装机它代替了手工包装,为大型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实现了包装自动化,操作人员只要将做好的一个一个的袋子,一次性将几百个袋子放在设备的取袋部,设备机械会自动的取袋、列印日期、开袋、给计量装置信号计量并落料、封口、输出,客户亦可依据产品包装需求增设开门急停、自动投卡、异常排出等细节功能,包装全过程无需人工作业,有效的为公司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工费用及管理费用,大幅降低了成本,能够满足对袋式包装食品的包装使用需求,然而对于现有的给袋式食品包装机而言,一方面,在封口时需要使用加热装置,然而在工作时当食品袋封装完成或者等待食品袋的过程中,电热丝持续产热,有可能烫坏包装袋以及浪费电能,另一方面,在装入食品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张开装置将包装袋入口从内侧处撑开,使得张开装置与食品接触,不利于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再一方面,在包装过程中,容易出现错位的状况,进而使得包装袋无法正常的封口和撑开装料,不利于食品的包装。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高效给袋式食品包装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给袋式食品包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方便,适用于袋装食品的包装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给袋式食品包装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机体、盖板、观察口和料口,所述盖板通过合页安装在机体的顶部,所述观察口开设在机体的一侧,所述料口焊接在机体的顶部,所述机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开关,所述机体的内侧设置有主辊和辅辊,所述主辊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一,所述辅辊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二,所述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上均设置有夹板,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滚筒,所述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的内侧均设置有卡轮,所述机体的内侧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边侧焊接有吸盘,所述机体的内侧设置有封口轮,所述主辊、辅辊和滚筒均通过转轴一安装在机体的内壁上,所述转筒通过转轴二安装在机体的内壁上,所述封口轮通过转轴三安装在机体的顶部,所述卡轮通过转轴四安装在机体的内壁上,所述机体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导板,所述夹板上焊接有导片,所述机体的底部焊接有电机,所述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的外边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内侧卡有夹块,所述夹块通过弹簧焊接在卡套的内侧,所述卡套包括卡套一和卡套二,所述卡套一的内侧焊接有切板,所述卡套二的内侧焊接有切刀,所述封口轮的内侧焊接有电热丝一,所述机体的底部开设有出口,所述主轮的底部焊接有齿轮二,所述辅轮的底部焊接有齿轮一,所述夹块的内侧焊接有电热丝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开关通过电线与电机、电热丝一和导板连接,所述导片通过电线与电热丝二连接,所述导片为铝合金导片,所述导板为铝合金导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辊通过转轴一焊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所述导片与导板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辊的数量为2个,所述传送带一套设在两个主辊的外边侧,所述辅辊的数量为2个,所述传送带二套设在两个辅辊的外边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龙文琪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龙文琪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95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