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弹性瘦身连体衣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0149.6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2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利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C1/00 | 分类号: | A41C1/00;A41C1/12;A47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弹性 瘦身 连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气弹性瘦身连体衣,包括肩带部位和皮筋,所述肩带部位的右侧外壁设置有拷边,且肩带部位的底端右侧衔接有胸部部位,所述胸部部位的底端外壁安置有腰腹部位,且腰腹部位的内壁粘接有弹力软胶条,所述腰腹部位的底端外壁安装有第一衔接布,且第一衔接布的前端外壁固定有凸块,所述腰腹部位的底端右侧粘接有臀部部位,且臀部部位的底端外壁衔接有第一贴布。该透气弹性瘦身连体衣通过车缝加固拷边的设置,可以对肩带部位进行固定,使得其肩部在通过D无缝编织技术加工时,每个交织而成的立体十字架间拥有足够的空隙,从而使得空气可以自由流动,能迅速蒸发并排出汗液,达到透气的目的,避免因紧贴皮肤导致皮肤出现红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瘦身连体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透气弹性瘦身连体衣。
背景技术
瘦身连体衣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的立体剪材更符合人体结构特点,调整体内脂肪分布,塑造优美曲线,对丰胸、收腹、减腰、提臀、美腿效果及其明显,更显出女人的性感迷人。弹力衣,也叫塑身衣、紧身衣、束身衣、美体衣,塑形衣等,是一种功能性服装。
市面现有的连体衣多是利用布料的弹性来塑身,长时间穿戴之后会导致布料松弛变形,使得塑身效果下降甚至没有效果了,并且长时间贴身体太紧不透气,导致出现红斑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透气弹性瘦身连体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弹性瘦身连体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面现有的连体衣多是利用布料的弹性来塑身,长时间穿戴之后会导致布料松弛变形,使得塑身效果下降甚至没有效果了,并且长时间贴身体太紧不透气,导致出现红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弹性瘦身连体衣,包括肩带部位和皮筋,所述肩带部位的右侧外壁设置有拷边,且肩带部位的底端右侧衔接有胸部部位,所述胸部部位的底端外壁安置有腰腹部位,且腰腹部位的内壁粘接有弹力软胶条,所述腰腹部位的底端外壁安装有第一衔接布,且第一衔接布的前端外壁固定有凸块,所述腰腹部位的底端右侧粘接有臀部部位,且臀部部位的底端外壁衔接有第一贴布,所述第一贴布的前端外壁设置有第二贴布,且第二贴布的底端外壁安置有第二衔接布,所述第二衔接布的前端外壁固定有长条,且长条的前端外壁设置有卡扣,所述皮筋位于臀部部位的后端中部。
优选的,所述拷边紧密贴合于肩带部位的右侧外壁,且肩带部位的底端右侧外壁与胸部部位的顶端左侧外壁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力软胶条设置有五个,且弹力软胶条关于腰腹部位的内壁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长条设置有三个,且自上至下紧密贴合于第二衔接布的前端外壁,并且卡扣关于长条的外壁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臀部部位和皮筋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臀部部位的底端外壁与第一贴布的顶端外壁之间为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透气弹性瘦身连体衣通过车缝加固拷边的设置,可以对肩带部位进行固定,使得其肩部在通过D无缝编织技术加工时,每个交织而成的立体十字架间拥有足够的空隙,从而使得空气可以自由流动,能迅速蒸发并排出汗液,达到透气的目的,避免因紧贴皮肤导致皮肤出现红疹。
2、该透气弹性瘦身连体衣通过在腰腹部位的两侧贴有弹力软胶条,从而加强塑身效果,弹性好,避免因长时间穿戴后出现松弛变形的问题,提高了其瘦身连体衣的品质。
3、该透气弹性瘦身连体衣通过长条的设置,可以在卡扣与凸块卡合时将第一衔接布与第二衔接布进行连接,从而便于穿戴,同时通过多个长条的设置,可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女士穿戴,适用性强,且无痕贴合度立体塑形,从而很好地将身材雕塑好,在臀部部位后端部采用褶皱的方法缝制皮筋,让衣服适应不同体型的人,还能通风透气,并且裆部为第一贴布和第二贴布两层设置,同时第二贴布为透气面部料,提高了其瘦身连体衣的透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利服饰有限公司,未经荣利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01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