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熔炼炉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1408.7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8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兴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721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效果 熔炼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熔炼炉室结构,包括:炉室本体,炉室本体底端开设有进水口,炉室本体靠近其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的熔炼炉室结构,通过将传统炉室本体一侧设置出水口,更改为两侧设置出水口,可以更快的排出热水,并且可有效避免水蒸气在炉室本体内的积压,使水流在炉室本体内循环更为有效,冷却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钛及钛合金真空熔炼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熔炼炉室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工艺中,循环冷却水从炉室本体1底部进水口2进入炉室本体1内,向四周流动,经由炉室顶部出水口3排出,经自然冷却后回流,形成循环冷却。圆形炉室本体1在放入坩埚后,坩埚与炉室本体1壁之间缝隙较为狭小,所以出水口3一侧的冷却水可以很快排出,对向侧的冷却水较难排出。随着熔炼的持续升温,冷却水温度升高,产生水蒸气,因出水口完全被水淹没,蒸汽无法排出,积压在出水口2对向侧的顶部,从而降低了该侧水的含量,使得炉室本体1冷却效果大大降低,严重时会造成坩埚导电法兰4受热变形而损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熔炼炉室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熔炼炉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熔炼炉室结构,包括:炉室本体,所述炉室本体底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炉室本体靠近其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出水口。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熔炼炉室结构,通过将传统炉室本体一侧设置出水口,更改为两侧设置出水口,可以更快的排出热水,并且可有效避免水蒸气在炉室本体内的积压,使水流在炉室本体内循环更为有效,冷却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炉室本体内壁上开设有螺旋式凹槽结构,通过螺旋式内壁影响水流方向,变直流为旋转流动,从而增大水的流速,提升了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炉室本体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炉室本体为圆筒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有熔炼炉室结构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熔炼炉室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炉室本体,11-螺旋式凹槽结构,2-进水口,3-出水口,4-坩埚导电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熔炼炉室结构,包括:圆筒状炉室本体1,炉室本体1底端开设有进水口2,炉室本体1靠近其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出水口3。
炉室本体1内壁上开设有螺旋式凹槽结构11,通过螺旋式内壁影响水流方向,变直流为旋转流动,从而增大水的流速,提升了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炉室本体的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兴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兴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1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筒管焊接前移载预热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大口径焊管内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