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管片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1671.6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3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潘涛涛;孙迪;刘勇;余睿;崔盛富;宣泽鹏;朱拥海;常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0 | 分类号: | E01H1/00;E01H1/02;E01H1/0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朝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管片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管片清洗装置,属于管路清洗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元件及驱动机构,支撑元件上沿隧道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一喷水层、刷洗层、第二喷水层、擦拭层;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元件摆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管片清洗装置实现对管片的弧形刷洗,具有较大的刷洗范围,且可自动清洁管片,使得管片清洁工作更加安全、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路清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隧道管片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隧道由预制管片拼装而成,在拼装过程中,管片表面或多或少会有杂物存在,且当盾尾发生漏浆现象时,喷出的浆液也会凝结在管片表面。由于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这些现象,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的去冲刷管片,尤其是上部管片,使得管片表面泥浆、污泥等堆积、固结,在隧道完工后的收尾时,管片表面的污泥处理起来相当困难,需要工人搭脚手架上去清除杂物并冲洗管片,工作效率较低且不安全,极大地浪费了工作时间,并且具有一定的施工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管片清洗装置,旨在解决盾构施工中,依靠人工清洁隧道管片工作效率且不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隧道管片清洗装置,包括:
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上沿隧道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一喷水层、刷洗层、第二喷水层、擦拭层;以及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元件摆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刷洗层与擦拭层分别通过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支撑元件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及第二升降机构分别用于推顶所述刷洗层、擦拭层与管片接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刷洗层为弧形的钢丝刷,所述钢丝刷的曲率半径与所述隧道曲率半径相匹配。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擦拭层包括:
安装板,呈弧形,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相连,所述安装板的曲率半径与所述隧道的曲率半径相匹配;
擦拭刷,呈弧形设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擦拭刷为吸水材料制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数量若干,若干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沿所述钢丝刷的弧形方向相间隔均匀布设,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数量若干,若干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沿所述安装板的弧形方向相间隔均匀布设。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为第二气缸。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喷水层包括:
第一送水管,与所述支撑元件相连;
第一喷头,若干,与所述第一送水管相连,若干所述第一喷头沿所述第一送水管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喷水层包括:
第二送水管,与所述支撑元件相连;
第二喷头,若干,与所述第二送水管相连,若干所述第二喷头沿所述第二送水管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元件包括:
支撑杆,若干,若干所述支撑杆呈发散形式布设,所述驱动机构与若干所述支撑杆的共同端相连;
支撑板,连接各个支撑杆的发散端,所述支撑板与第一喷水层、刷洗层、第二喷水层、擦拭层相连。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壳体,与车体相连,一侧敞开,另一侧设有输入孔;
端盖,用于覆盖所述壳体的敞开侧,所述端盖上设有输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1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疏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重密封的弹性座封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