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复合型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1745.6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5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许领;刘永旭;段新伟;刘高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聚能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E04C2/38;E04C2/296;E04B2/86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郭丽娜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复合型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复合型模板,包括基板,基板一侧的板面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加强肋槽,加强肋槽沿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并沿基板的宽度方向由基板一端至另一端间隔分布,基板另一侧的板面上通过涂抹砂浆形成有复合基层,复合基层为防水耐腐抗裂砂浆混合层,或者由防水砂浆层、耐腐砂浆层和抗裂砂浆层组成,防水砂浆层、耐腐砂浆层和抗裂砂浆层由靠近基板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且相邻两砂浆层之间设有加强网格布,复合基层外侧设有装饰层。本实用新型以基板作为基材,通过在基板一侧设置复合基层可形成复合型的模板,使用方便,能够在浇筑施工后直接一次成型,无需二次施工,缩短工期,提高效率,且保证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复合型模板。
背景技术
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施工通常分为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等诸多分项工程,由各专业工种工人依次施工,存在劳动消耗大、施工工期长、现场作业多、建筑垃圾多等不足。近年来,铝合金模板、钢框木模板等新型模板不断出现,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模板损耗,但仍未解决现浇混凝土的建筑工业化问题,施工效率依旧不高,特别是在现有墙体的建造施工时,一次施工后形成的墙体的最外层是裸露的模板外侧,之后根据需要,还需在模板的外侧做一些防水、防腐、装饰处理等,才能完成整个墙体的施工建造,需要进行二次施工,不仅操作过程繁琐,增加了施工步骤和施工难度,且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所需工期长,不利于建筑体系的施工建设及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复合型模板,利用基板作为基材,通过在基板一侧设置复合基层可形成复合型模板,使用方便,能够在浇筑施工后直接一次成型,无需二次施工,缩短工期,提高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复合型模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一侧的板面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加强肋槽,所述加强肋槽沿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并沿基板的宽度方向由基板一端至另一端间隔分布,所述基板另一侧的板面上通过涂抹砂浆形成有复合基层。
优选的,相邻两所述加强肋槽之间均设有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沿基板长度方向设置且其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加强肋槽与加强肋板均与基板一体成型,且所述加强肋槽由位于基板两端的两组第一直角梯形肋槽和位于基板中部的两组第一等腰梯形肋槽组成,所述第一直角梯形肋槽和第一等腰梯形肋槽的下底所在端为其靠近基板的一端且该端开口设置,所述第一直角梯形肋槽的直角边所在端朝向基板外部,且所述第一直角梯形肋槽上开设有若干所述第一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加强肋板的宽为0.5cm、高为3cm、与相邻加强肋槽的间距均为10cm;所述加强肋槽中的第一等腰梯形肋槽的下底长为3cm、上底长为1.5cm、高为3cm;所述第一直角梯形肋槽的高与第一等腰梯形肋槽的高相同,所述第一直角梯形肋槽的上底和下底均为第一等腰梯形肋槽的一半;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为1.5cm,所述第一连接孔均贯穿加强肋板、第一直角梯形肋槽的侧壁设置并以5cm的相邻间距沿相应肋板、肋槽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布。
优选的,所述复合基层为防水耐腐抗裂砂浆混合层,或者由防水砂浆层、耐腐砂浆层和抗裂砂浆层组成,所述防水砂浆层、耐腐砂浆层和抗裂砂浆层由靠近基板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且相邻两砂浆层之间设有加强网格布。
优选的,所述复合基层外侧设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为彩色装饰砂浆层,或者由粘结砂浆层和装饰面板层组成,粘结砂浆层和装饰面板层由靠近复合基层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复合基层和装饰层的厚度均为1cm,且在所述基板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装饰层与复合基层相错开一定宽度设置,形成用以相邻两模板拼接的内连接段和外连接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聚能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聚能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1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送模机械手的拉丝模定径机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节水灌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