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弯欧规插脚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2243.5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5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火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46;H01R12/7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插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弯欧规插脚,包括第一外部插脚和第二外部插脚,所述第一外部插脚连接有第一内部插脚,所述第二外部插脚连接有第二内部插脚,所述第一内部插脚包括与第一外部插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置错开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内部插脚包括与第二外部插脚连接的第四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四连接部位置错开的第五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与第五连接部通过第六连接部连接。该实用新型为折弯后的欧规插脚,可以共用PCB板弹片,减少PCB板种类数量,降低弹片设计的复杂程度,从而节省原材料和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弯欧规插脚。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欧规插脚为直伸插如图1所示,此直伸插脚与中规,美规插脚间距不一致,导致与该插脚连接的PCB板上弹片位接触位置不能共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弯欧规插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弯欧规插脚,包括与外部插座连接的第一外部插脚和第二外部插脚,所述第一外部插脚连接有与PCB板连接的第一内部插脚,所述第二外部插脚连接有与PCB板连接的第二内部插脚,所述第一内部插脚的顶部向内折弯一定角度形成包括与第一外部插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置错开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内部插脚的顶部向内折弯一定角度形成包括与第二外部插脚连接的第四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四连接部位置错开的第五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与第五连接部通过第六连接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外部插脚和第二外部插脚设置在插脚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五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12.7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19.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第四连接部、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折弯欧规插脚,该实用新型为折弯后的欧规插脚,该插脚的顶部与中规,美规插脚间距一致,底部与欧规插脚间距一致,所以能够共用PCB板弹片,减少PCB板种类数量,降低弹片设计的复杂程度,从而节省原材料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欧规插脚的结构图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弯欧规插脚的结构图。
图中标号:1、第一外部插脚;2、第二外部插脚;3、第一内部插脚;4、第二内部插脚;5、插脚壳体;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3、第三连接部;41、第四连接部;42、第五连接部;43、第六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火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火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22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环氧树脂灌封胶的运输装置
- 下一篇:安全网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