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甲状腺囊肿治疗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2350.8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8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焕程;林守智;李万根;黄明思;张锦雄;曾雪琼;张涵;苏燕妹;曾焕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5/158;A61M2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状腺 囊肿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状腺囊肿治疗针,其包括针体和连通器,所述针体连接于所述连通器,所述连通器设置有注射端和抽吸端,所述注射端和所述抽吸端均通过所述连通器与所述针体相连通。该甲状腺囊肿治疗针通过Y形结构的设置,避免了换接口的繁琐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状腺囊肿治疗针。
背景技术
超声引导下采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由于疗效确切、创伤小、费用低廉和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国内外、各级医师的广泛欢迎,被认为是治疗甲状腺囊肿的首选疗法。尽管如此,在该疗法中,如果不注意细节仍然会影响操作过程,并且增加患者的痛苦。有的医师偏好使用专用的穿刺针,而有的医师偏好使用注射器,而两者在抽吸囊液后均需将注射器针管拔掉,留下针头,换上吸有无水乙醇的注射器针管,过程较繁琐,穿刺时间长,患者痛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状腺囊肿治疗针,该甲状腺囊肿治疗针通过Y形结构的设置,避免了换接口的繁琐操作。
其技术方案如下:
甲状腺囊肿治疗针,包括针体和连通器,所述针体连接于所述连通器,所述连通器设置有注射端和抽吸端,所述注射端和所述抽吸端均通过所述连通器与所述针体相连通。
在甲状腺囊肿的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针体对患者注射硬化剂和抽取囊液,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设置有注射端和抽吸端的连通器与针体相连通,形成Y形结构,通过注射端注射硬化剂,通过抽吸端用于抽取囊液,简化了治疗过程,避免了换接口的繁琐操作。
所述连通器呈“Y”形,所述连通器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开设于所述注射端,所述第二开口开设于所述抽吸端,所述针体通过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连通器相连通。第一开口设置于注射端,用于连接注射器注射硬化剂,第二开口设置于抽吸端,用于连接注射器抽取囊液,第三开口用于连通针体,三个开口之间相互连通,形成Y形结构,避免了换接口的繁琐操作,减低了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
所述连通器于所述注射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连通器于所述抽吸端设置有第二阀门。通过在注射端和抽吸端设置阀门,用来控制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开启,以及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处溶液的流向。
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为单向阀。通过在注射端和抽吸端设置单向阀,使注射端只入不出,抽吸端只出不入,避免在注射或抽吸过程中其他通道的干扰,保证该甲状腺囊肿治疗针的使用效果。
所述连通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一斜管、第二斜管和第三管,所述注射端设置于第一管,所述抽吸端设置于第二管,所述针体通过第三管与所述连通器相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斜管和所述第二斜管连通于所述第三管,构成“Y”形管腔。Y形结构由多管连接构成的“Y”形管腔来实现,注射端和抽吸端均通过斜管与第三开口处连接,减小了管腔内溶液流动的阻力,保证管腔内溶液流动的流畅性,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未经广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2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安装支架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儿科护理输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