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梁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2613.5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5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颖;刘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梁加固装置,横向设置在两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上,该连梁加固装置包括双层剪切钢板阻尼器和至少一受弯钢板阻尼器,双层剪切钢板阻尼器分别对称设于在连梁的截面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面,并其横向两端连接于剪力墙墙肢;受弯钢板阻尼器设于在连梁高度方向上的一侧端面,其横向两侧端部分别连接于剪力墙墙肢。本实用新型的连梁加固装置当水平荷载作用于剪力墙时,连梁发生剪切变形,带动连梁加固装置内受弯钢板阻尼器发生面外受弯弹塑性变形,剪切钢板阻尼器发生面内剪切弹塑性变形,提高连梁结构的受弯强度和剪切强度,以及连梁和剪力墙连接处的受弯强度,保护连梁和剪力墙,提高原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梁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因其抗侧刚度大,承载力高,在各类高层结构体系中均占有重要位置。因建筑开门窗洞口等需要,在剪力墙片上开洞后,往往会形成高跨比较大的连梁,作为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的第一道防线,在罕遇地震下连梁先于剪力墙墙肢屈服,通过连梁端部形成塑性铰耗散地震能量,而耗能使连梁的刚度和强度降低,对剪力墙墙肢的约束作用减弱甚至失效,结构抗侧刚度大大降低,如果剪力墙在随后的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则结构整体存在着倒塌的可能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有大量未考虑抗震设计或采用过时规范设计的老旧高层,或由于受连梁截面氯化物等的作用下,钢筋强度的退化;混凝土在硅—碱作用下强度的降低;还有建筑物改变用途,其连梁性能不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为了满足建筑继续使用或者性能提升的需求,需要对连梁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连梁的强度和抗震性能。目前通常用的连梁加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连梁表面黏贴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复合增强材料(FRP);另一种是将钢板黏贴在连梁表面。但是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剪力作用下,特别是在地震荷载和风荷载等动力荷载作用下,极易从黏结的混凝土表面剥离,且易导致纤维材料分层,从而使加固失效;黏贴的钢板则容易在沿钢板边缘混凝土上引起导致钢板剥离的正向拉应力,限制钢板连接应力的取得。此外,目前的加固措施主要提高的是连梁的剪切强度,如果加固后连梁的抗弯刚度相对过小,也不利于发挥充分发挥连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适当提高连梁的抗弯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梁加固装置,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粘贴钢板和纤维材料会从连梁表面剝离,以及耗能减震效果差的缺点,提升了连梁的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以及整个结构的耗能减振能力,从来减小整个结构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梁加固装置,横向设置在两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上,所述连梁加固装置包括:
双层剪切钢板阻尼器,分别对称设于在所述连梁的截面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面,所述剪切钢板阻尼器的横向两端连接于剪力墙墙肢;
至少一受弯钢板阻尼器,设于所述连梁高度方向上的一侧端面,所述受弯钢板阻尼器的横向两侧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剪力墙墙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受弯钢板阻尼器包括一贴合所述连梁的连接件和分别置于该连接件横向两侧端部的翼缘,所述翼缘连接于所述剪力墙墙肢并与所述连接件垂直设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翼缘开设有若干个供紧固件穿过的第二螺纹孔,利用所述紧固件将其固定于所述剪力墙墙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件的横向两侧端部分别开设若干个供紧固件穿过的第三螺纹孔,利用所述紧固件将其固定于所述连梁。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块连接所述翼缘的第一连接板和一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间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后两侧端面分别设有一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2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