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软式内镜操作部钳子管道开口的防漏防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3247.5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9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萍;叶小芳;刘军;陈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2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软式 操作 钳子 管道 开口 防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软式内镜操作部钳子管道开口的防漏防溅装置,包括防护套本体,防护套本体设置在操作部钳子管道开口处,防护套本体包括接液袋和薄膜固定帽,接液袋底端封闭、上端开口设置,薄膜固定帽设置在接液袋上端开口边侧,薄膜固定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孔,孔周圈为橡皮圈,薄膜固定帽外周设置有海绵圈,海绵圈由薄膜固定帽外圈向内翻折裹覆设置,且薄膜固定帽外圈与薄膜固定帽点断式封口连接,海绵圈与接液袋相接一端开放设置;接液袋上端开口边缘处设有附件卡口,接液袋通过薄膜固定帽设在操作部钳子管道开口上,且接液袋靠近操作部的一侧紧贴操作部布置。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消化液喷溅以及注气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式内镜操作部钳子管道开口的防漏防溅装置。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集光学、电子、结构、材料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的器械,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分别为窥镜系统、图像显示系统和照明系统。内窥镜按照管道是否可弯曲,分为硬管式内窥镜和软管式内窥镜,软管式内窥镜一般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检查,在使用治疗附件时,由于活检阀帽多次重复使用极易出现消化液(胃液、肠液、胆汁等)、血液、粪便等从钳子管道口逆向喷溅出来,污染地面、医生手术衣以及鞋子的问题,另外内镜注气时,气体还容易顺着治疗附件从钳子管道口逸出,影响注气效率。
申请号为201621209573.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用防污染器械口引流装置,其在内窥镜探管二的外侧安设有可拆卸式的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污物袋根部、污物袋体部和污物袋顶部,所述污物袋根部开设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下方设有空一,所述空一上设有松紧带。通过设置该引流装置将“随着进出器械而出现的胃肠内容物或者胆汁顺着内窥镜腔道反流出器械口,从而流进污物袋内部”,解决了器械口流出的内容物容易污染地面、以及能够起到清洁卫生的作用。但是上述引流装置仅仅只能解决引流液流出的问题,无法解决由于活检阀帽松动引起的气体易顺着治疗附件从钳子管道口逸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软式内镜操作部钳子管道开口的防漏防溅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消化液喷溅以及注气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软式内镜操作部钳子管道开口的防漏防溅装置,包括防护套本体,所述防护套本体设置在软式内镜操作部钳子管道开口处,所述防护套本体包括接液袋和薄膜固定帽,所述接液袋底端封闭、上端开口设置,所述薄膜固定帽设置在所述接液袋上端开口的边侧,所述薄膜固定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插设治疗附件的孔,所述孔周圈为橡皮圈,所述薄膜固定帽的外周设置有海绵圈,所述海绵圈由薄膜固定帽外圈向内翻折裹覆设置,且薄膜固定帽外圈与薄膜固定帽点断式封口连接,所述海绵圈与接液袋相接的一端开放设置;所述接液袋上端开口边缘处还设置有附件卡口,所述接液袋通过所述薄膜固定帽设置在所述软式内镜操作部钳子管道开口上,且接液袋靠近软式内镜操作部的一侧紧贴软式内镜操作部布置。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接液袋为倒锥形,倒锥形接液袋靠近软式内镜操作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贴,所述固定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接液袋上,固定贴的另一端游离设置、且固定贴的另一端设置有粘性胶,所述粘性胶上设置有隔离纸。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接液袋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远离薄膜固定帽一端的高度高于靠近薄膜固定帽一端的高度,且固定圈高度较高的一端设置有各附件卡口。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薄膜固定帽采用聚乙烯材质,且薄膜固定帽的展开状为圆形。
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固定贴沿倒锥形接液袋的母线方向至少设置有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未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3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润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整体式天沟底面保温饰边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