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林业捕虫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8659.8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2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白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杨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2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林业 捕虫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林业捕虫器,包括固定筒,固定筒的底部插入套筒的内部,固定筒的下表面与套筒的表面螺纹连接,固定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电板,支撑电板的顶部与斜撑顶棚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电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该新型的林业捕虫器,通过LED节能灯管夜间习性和诱虫液白天诱捕结合的形式,针对性的对其害虫进行吸引,并同时通过电网筒对其进入的害虫进行直接电处理,同时,利用螺纹套管在顶升杆上螺纹位移,并通过轴承套管和连接杆的限位,从而达到了便于调整顶升杆移动至顶筒外部的长度,进一步的调控固定筒的高度,从而达到了可针对性的根据不同害虫的种类习飞高度调整诱捕高度,提高杀虫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捕虫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林业捕虫器。
背景技术
林业治虫、灭虫是一项重要措施,而目前对这些害虫的防治手段主要还是以化学防治为主,防治难度较大,林业工作人员不断地增加喷药次数和加大用药量,导致抗药性逐渐增大,且严重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而目前的林业捕虫器一般都局限于固定式诱笼放置在固定位置,其效果并不理想,设计结构简单,无法根据害虫的种类习飞高度针对性的调整诱捕高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诱笼内的害虫并没有及时杀死,存在二次逃脱的可能,因此导致林业捕虫器的工作效率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林业捕虫器,解决了现有的林业捕虫器一般都局限于固定式诱笼,其效果并不理想,设计结构简单,无法根据害虫的种类习飞高度针对性的调整诱捕高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诱笼内的害虫并没有及时杀死,存在二次逃脱的可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林业捕虫器,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底部插入套筒的内部,所述固定筒的下表面与套筒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电板,所述支撑电板的顶部与斜撑顶棚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电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斜撑顶棚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支撑电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LED节能灯管,所述LED节能灯管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支撑电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网筒,所述电网筒的供电端通过导线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LED节能灯管位于电网筒的内部,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固定插入有多个通管,所述通管的内部与固定筒的内部连通,所述套筒的内部放置有诱虫液,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升杆,所述顶升杆的表面开始有螺纹槽,所述顶升杆的底部活动插入顶筒的内部,所述顶升杆的表面螺纹套接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盘,所述顶筒的表面与轴承套管内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套管外圈顶部的沿口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均与支撑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部设置呈锥状,所述顶筒的下表面开设有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扇叶。
优选的,所述顶筒的表面螺纹套接有平撑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底部插入套筒的内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轴承套管内圈的轴心呈左右对称分布。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林业捕虫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杨,未经白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8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设备运送用吊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式电机顶轴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