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进漆电机引线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9509.9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1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信明博;尚衍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黄钰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进漆 电机 引线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进漆电机引线接头,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本防进漆电机引线接头,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开设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电机引线包括金属芯和包裹金属芯的护套,金属芯的末端从护套露出;金属芯插入第一盲孔,金属芯固定连接第一盲孔,护套与连接柱之间设置过渡适形件;绕组引线插入第二盲孔,绕组引线固定连接第二盲孔;连接柱的侧面、过渡适形件的外表面及护套的外表面包裹包绕层;绕组引线的外表面、包绕层的外表面及护套的外表面包裹绝缘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从电机引线和绕组引线连接部位的密封着手,从根本上解决连接部位的渗透,防止VPI真空压力浸漆时浸渍漆从连接部位倒灌进入电机引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真空压力浸漆工艺的防进漆电机引线接头。
背景技术
VPI真空压力浸漆工艺在少胶成型绕组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大功率电机的绝缘性能和电气性能。但在VPI真空压力浸漆时,电机引线尤其是较大功率、大功率电机的电机引线和绕组引线的连接部位,往往会造成浸渍漆倒灌进入电机引线。在烘干固化后造成电机引线硬化、无法使用报废。解决的办法是更换电机引线或重新浸漆,或者在VPI真空压力浸漆操作时,采用悬吊电机引线等措施来避免电机引线进漆。但以上措施往往造成制造成本的提高或工艺性不强或操作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进漆电机引线接头,有效避免在真空压力浸漆过程中浸渍漆倒灌进入电机引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进漆电机引线接头,包括连接柱、电机引线、过渡适形件、绕组引线、包绕层和绝缘层;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开设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电机引线包括金属芯和包裹金属芯的护套,金属芯的末端从护套露出;金属芯插入第一盲孔,金属芯固定连接第一盲孔,护套与连接柱之间设置过渡适形件;绕组引线插入第二盲孔,绕组引线固定连接第二盲孔;连接柱的侧面、过渡适形件的外表面及护套的外表面包裹包绕层;绕组引线的外表面、包绕层的外表面及护套的外表面包裹绝缘层。
优选的,连接柱的侧面沿连接柱的周向开设有环形槽,包绕层包裹环形槽且包绕层部分嵌入环形槽。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为多个,多个环形槽沿连接柱的轴向等间距布置。
优选的,过渡适形件的一端与连接柱的侧面对齐,过渡适形件的另一端贴合护套的外表面。
优选的,包绕层包裹护套的长度与连接柱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金属芯焊接第一盲孔。
优选的,绕组引线焊接第二盲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由铜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过渡适形件由硅胶泥制成。
优选的,所述包绕层由自粘性绝缘绝缘带缠绕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进漆电机引线接头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防进漆电机引线接头,从电机引线和绕组引线连接部位的密封着手,从根本上解决连接部位的渗透,防止VPI真空压力浸漆时浸渍漆从连接部位倒灌进入电机引线;大大提高了真空压力浸漆工艺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接头连接部位过渡平滑,杜绝了电机引线及绕组引线位置产生毛刺等,避免包绕层和绝缘层被刺破,提高了接头的绝缘性能和电气性能。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9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