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0486.3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5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环(宁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 11785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反应器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1)、吸附性生物载体、微生物、污水入口(3)、净水出口(4);反应器壳体(1)中填充吸附性生物载体和微生物,污水入口(3)与反应器壳体(1)的上部连通,净水出口(4)与反应器壳体(1)的下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厌氧生物反应器,结合吸附性生物载体和微生物,能够同时实现吸附作用和生物降解,提高处理多种污染物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地下水被广泛用于各种用途,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饮用水源。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农用化学合成品用量的逐渐增加,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呈发展趋势,一般污染指标指的是有机物,例如氨氮和COD超标等,但是饮用水指标中常规污染物还包括各种阴离子(硫酸盐、硝酸盐等)以及重金属 (砷、铁等)。
常规水厂处理工艺就是大家熟知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四步走,但是随着城市水源水受污染程度的加重,常规工艺受到了冲击,常规四步走净化后的水质无法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GB 5749-1906)中的规定。现有水厂的技术水平就是对常规工艺进行改进,基本分成以下两类:预处理+常规水处理工艺、常规水处理+深度水处理工艺。而常见的预处理技术通常包括吸附法、氧化法和吹脱法。常见的深度水处理工艺有吸附法、膜分离法和氧化法。一般来说,饮用水处理厂的设计是一次清除一种污染物。然而,对于这种存在不止一种污染物的情况下,这种设计理念可能无法被证明是有效的,因为在水源中可能存在了多种污染物,可能需要多个串联的工艺单元,从而导致更高的资金、运营和维护成本等缺点,当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时尤其如此。当地下水中同时存在砷、铁和硝酸盐,有必要寻找一种更为实用、经济、高效的新工艺。
离子交换和电化学系统等几种物理化学方法已被证明是同时去除砷和硝酸盐的有效方法。这些过程往往会造成一定的限制,如处理水中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以及需要进一步处理废水流和废液卤水处理。近年来,利用生物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同时去除地下水中砷、铁和硝酸盐等污染物。活性炭作为水厂中最常用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吸附剂,多用来吸附嗅味、酚类、卤代甲烷、微量的有机物、余氯以及某些有毒的重金属等物质,而颗粒活性炭吸附饱和之后可以通过反冲洗再生来延长使用寿命,其更具有经济性。
因此,现有的地下水处理工艺单一,当存在多种污染物时,运营和维护成本高,并且物理化学法和化学法在去除污染物时,往往在实际应用中造成一定的限制:系统产生的含盐废水较难处置、无法满足催化还原的工艺条件、动力学和热力学等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在去除硝酸盐的基础上,同时将硫酸盐厌氧还原,与砷、铁接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淀,有效去除地下水中多种污染物,提高污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 1、吸附性生物载体、微生物、污水入口3、净水出口4;
反应器壳体1中填充吸附性生物载体和微生物,污水入口3与反应器壳体 1的上部连通,净水出口4与反应器壳体1的下部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厌氧生物反应器,还包括:设置在反应器壳体1内部的上板筛5和下板筛6,上板筛5置于吸附性生物载体和微生物的上部,下板筛6 置于吸附性生物载体和微生物的下部。
进一步地,上板筛5和下板筛6的孔隙度均为70%。
进一步地,上述厌氧生物反应器,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环(宁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环(宁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0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