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梯级多塘生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1090.0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0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梁智博;梁皓钦;朱春伟;陈继伟;许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恒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肖林 |
地址: | 443318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级 生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梯级多塘生态结构,包括坡塘,坡塘上设有沿斜坡构建并依次层叠的多个堰塘,多个堰塘均嵌设在坡塘的斜坡上;堰塘内部设有多个人工岛,堰塘内设有围绕多个人工岛并形成曲线结构的导流隔断,堰塘低点开设有导流缺口,所述导流缺口内安装有围栏;堰塘内设有增氧生态系统,让小区域水体生态修复后具有景观观赏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梯级多塘生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改善重视程度提高,对小区域水体进行生态修复能够保持水域中的生态环境良好,现有的生态修复主要以恢复生态为主,忽略了修复后的景观观赏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梯级多塘生态结构,解决了小区域水体生态修复后不具有景观观赏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梯级多塘生态结构,包括坡塘,所述坡塘上设有沿斜坡构建并依次层叠的多个堰塘,多个堰塘均嵌设在坡塘的斜坡上;所述堰塘内部设有多个人工岛,所述堰塘内设有围绕多个人工岛并形成曲线结构的导流隔断,所述堰塘低点开设有导流缺口,所述导流缺口内安装有围栏;所述堰塘内设有增氧生态系统。
优选的,所述增氧生态系统包括种植于堰塘的塘梗上的常绿植物,以及种植于塘底的沉水植物,以及堰塘内喂养的食草性动物。
优选的,所述堰塘塘底设有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砂质土层、聚乙烯土工膜、粘质土层及鹅卵石层。
优选的,所述鹅卵石层中颗粒大小比例为大:中:小=1:3:6。
优选的,所述砂质土层的厚度大于100mm,所述粘质土层的厚度大于500mm。
优选的,所述坡塘斜坡上种植有挺水植物。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坡塘上沿斜坡构建多个层叠的堰塘,水流在坡塘中循环流动时,会形成水叠景观,同时采用导流隔断以及多个人工岛将水流的流向进行引导,整体形成水流景观,从而整体上提升坡塘生态修复结构的景观观赏性;同时在堰塘内设置增氧生态系统,增加坡塘周边的氧气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坡塘1、堰塘2、人工岛3、导流缺口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梯级多塘生态结构,包括坡塘1,所述坡塘1上设有沿斜坡构建并依次层叠的多个堰塘2,多个堰塘2均嵌设在坡塘1的斜坡上;所述堰塘2内部设有多个人工岛3,所述堰塘2内设有围绕多个人工岛3并形成曲线结构的导流隔断,所述堰塘2低点开设有导流缺口4,所述导流缺口4内安装有围栏;所述堰塘2内设有增氧生态系统;通过在坡塘1的斜坡上嵌设安装多个堰塘2,使得从斜坡上向下流动的水流能够在多个堰塘2中形成水流景观,并且能够构建局部生态区域,并且通过增氧生态系统还能增加氧气生成;多个堰塘2向下流动的水流形成水层叠景观,并且通过导流隔断与人工岛3配合形成水流通道,让水流在堰塘2中循环流动。
其中,增氧生态系统包括种植于堰塘2的塘梗上的常绿植物,常绿植物为鱼腥草、铜钱草或者白三叶等,让常绿植物固化种植在堰塘2的塘梗上;以及种植于塘底的沉水植物,沉水植物为金鱼藻或水盾草等;并在堰塘2内喂养的食草性动物,食草性动物为花鲢、白鲢、河蚌或螺等,通过构建区域的生态系统来增加局部氧气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恒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恒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1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工实训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沉水植物挂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