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1258.8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6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丛玮;杨超玉;曲云翔;杨德萍;金志敏;郭鹏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神华山大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B01D1/18;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康志梅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废水 排放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蒸发浓缩单元,对来自于脱硫塔的脱硫废水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得到冷凝水、浓缩液和结晶盐;喷雾干燥单元,对来自于蒸发浓缩单元的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水蒸气和固体颗粒。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可在燃煤电厂的原有装置上进行改造,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无二次固废处理等问题,可完全实现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尤其是利用锅炉余热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是我国工业用水大户,工业用水中约40%用于燃煤电厂。随着“水十条”、新环保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实行,各地污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工业废水的外排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废水零排放”在火电企业越来越多地被提及。我国早在2006年就已颁布《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明确提出:火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设施要单独设置,优先考虑处理回用,不设排放口,必须实现废水零排放。脱硫废水的治理与零排放控制成为火电企业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
目前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主要技术路线通常包括废水软化预处理、分盐、膜浓缩、蒸发结晶等几个部分,不仅工艺流程长,而且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产品盐品质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技术路线为满足各单元不同进水水质要求、保障设备运行稳定性,需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分盐处理,复杂的处理过程导致整体工艺流程长;
(2)由于现有技术工艺流程长,涉及处理单元多,设备类型多,因此设备整体投资大,平均每处理1m3/h脱硫废水的设备投资高达200~300万元以上;
(3)为防止设备结垢、影响设备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现有处理技术对脱硫废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软化处理。脱硫废水中钙、镁离子含量极高,一般情况下钙离子在1000~2000mg/L,镁离子在4000~8000mg/L,在软化处理过程中需要投加大量软化药剂等进行去除,药剂成本高,一般达到30元/m3废水以上;
(4)在脱硫废水软化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沉淀污泥,污泥成分较复杂,难以综合利用,因此带来污泥固废二次处理问题;
(5)现有技术副产品结晶盐通常为氯化钠、硫酸钠或二者混合物,工业盐品质难以保障,没有资源回用价值的结晶盐只能作为固废或危废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尤其是利用锅炉余热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最终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本实用新型系统可在燃煤电厂的原有装置上进行改造,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无二次固废处理等问题,可完全实现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
蒸发浓缩单元,对来自于脱硫塔的脱硫废水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得到冷凝水、浓缩液和结晶盐;
喷雾干燥单元,对来自于蒸发浓缩单元的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水蒸气和固体颗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脱硫塔与蒸发浓缩单元之间,还设有废水调节池,用于接收来自于脱硫塔的脱硫废水,对其进行水质、水量调节,然后送至蒸发浓缩单元;
其中,所述蒸发浓缩单元包括:
蒸发浓缩器,其与所述脱硫塔相连,用于接收来自于脱硫塔的脱硫废水并对其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得到冷凝水和结晶盐浆液;
脱水机,其与所述蒸发浓缩器相连,用于接收来自于蒸发浓缩器的结晶盐浆液并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得到结晶盐和浓缩液;
烟道换热器,其设置于脱硫塔的上游并与所述蒸发浓缩器相连,用于回收烟气的热量然后供给蒸发浓缩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神华山大能源环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神华山大能源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12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