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入式非接天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1635.8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7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曹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创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8;H01Q1/50;H01Q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1 | 代理人: | 黄晓玲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式非接 天线 结构 | ||
一种植入式非接天线结构,包括:感应线圈及显示壳体,感应线圈设置于显示壳体上,感应线圈包括第一引线端、第二引线端及线圈本体,线圈本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引线端以及第二引线端连接,线圈本体横向多层排线,显示壳体的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线圈本体沿第一通孔的边沿设置,显示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第一引线端的一端穿设于第二通孔中,第二引线端穿设于第三通孔中,且第一引线端与第二引线端均用于与显示壳体内部的配电路电连接。通过将感应线圈直接安装于显示壳体上,节省感应线圈安装于线路板上以及线路板安装于显示壳体中的步骤,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节省了后段线路板的组装,简化了产品结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接触性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入式非接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及中间件组成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射频识别中的标签是射频识别标签芯片和标签天线的结合体。天线设计和射频布局是无线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它负责发送和接收来自空中的电磁辐射。终端客户从某个射频产品获得的无线射程主要取决于天线的设计、外壳以及良好的印刷线路板布局。
然而,现有射频天线大多采用在颗粒流程序软性印刷线路板或FR4等级的印刷线路板上敷铜或腐蚀铜箔形成天线线圈,在射频产品安装射频天线时需要对带有天线线圈的印刷线路板进行组装,生产成本高,费时费力,且增加了射频产品结构的复杂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组装费时费力及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植入式非接天线结构。
一种植入式非接天线结构,该植入式非接天线结构包括:感应线圈及显示壳体,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显示壳体上,所述感应线圈包括第一引线端、第二引线端及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引线端以及所述第二引线端连接,所述线圈本体横向多层排线,所述显示壳体的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线圈本体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边沿设置,所述显示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引线端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二引线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中,且所述第一引线端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均用于与所述显示壳体内部的配电路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本体横向两层排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端垂直于所述线圈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线端垂直于所述线圈本体,且所述第二引线端盖设于所述线圈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本体、所述第一引线端与所述第二引线端的材质均为铜。
上述植入式非接天线结构,通过将感应线圈直接安装于显示壳体上,直接节省将感应线圈安装于线路板上,再将线路板安装于显示壳体中的步骤,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节省了后段线路板的组装,简化了产品结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植入式非接天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感应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创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创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1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数据存储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购衣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