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页式端头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2236.3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3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霍阳;单岩;张欣;李景波;王玉杰;方厚凡;程玮;谷立峰;郭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17/00;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大连瑞博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59 | 代理人: | 佟昆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页 端头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合页式端头模板。端头模板包括钢模板和开合系统,钢模板包括主板和侧板,主板安装在底模上,主板两端活动连接侧板形成U型结构;开合系统包括连接件和转动件,连接件的两端连接转动件形成U型结构,转动件内壁与侧板外壁固定连接,开合系统至少设有两个,开合系统与钢模板形成合页式端头模板;端头模板与底模及预制构件间通过对拉紧固系统进行紧固。本实用新型开合系统主要依靠螺栓进行开合作业,模板安拆更加快捷,提高了模板支立效率,使用方管或型钢加固钢模板,增加了钢模板的强度,通过对拉紧固系统使模板与预制构件紧密贴合,保证了预制构件端头的施工质量,模板可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合页式端头模板。
背景技术
传统端部混凝土浇筑采用的是木模板进行支立,需要使用大量斜支撑进行外部加固,加固难度大,拆装工序复杂,劳动强度较大,并且传统木模板刚度差,在反复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容易出现模板破损及涨模等现象,使预制构件端头质量无法保证,使用周转率低,浇筑几次后需重新制作模板,费时费力,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目前现有的开合式模板结构是通过两个螺栓的相互配合来实现模板的开合,结构相对复杂,操作不是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木模板拆装工序复杂,施工效率低,刚度差,周转率低,预制构件质量无法保证以及现有开合式模板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合页式端头模板,采用钢制模板,开合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反复周转使用,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并且能够保证预制构件的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页式端头模板,包括钢模板、开合系统和对拉紧固系统,所述钢模板包括主板和侧板,所述主板安装在底模上,所述主板两端活动连接侧板形成U型结构;所述开合系统包括连接件和转动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连接转动件形成U型结构,所述转动件内壁与所述侧板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开合系统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开合系统与钢模板形成合页式端头模板;所述端头模板与底模及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对拉紧固系统进行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和侧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竖向加固肋和若干横向加固肋。
进一步地,所述对拉紧固系统包括侧板上下至少两道、侧板与底模之间至少两道以及主板顶部至少一道。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下至少两道对拉紧固系统和主板顶部至少一道对拉紧固系统均通过对拉螺杆进行模板与预制构件的加固。
进一步地,所述对拉螺杆采用精轧螺纹钢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与底模之间的对拉紧固系统包括对拉吊耳和对拉杆,所述对拉吊耳分别固定在侧板和底模上,所述一组对拉吊耳之间通过对拉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和转动件均采用型钢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竖向加固肋和若干横向加固肋采用方管或型钢制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合系统控制钢模板的开合,开合系统主要依靠螺栓结构进行开合作业,使模板安装和拆卸作业更加快捷方便,有效的提高了模板支立的效率,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使用方管和型钢简单的钢组合结构,使钢模板强度更高,通过对拉紧固系统进行加固,简化了加固方式,对拉紧固系统主要依靠钢模板上的竖向加固肋进行对拉,与预制构件进行紧密贴合,有效的保证了预制构件端头的施工质量,并且该端头模板可反复周转使用,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2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