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石导尿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2428.4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4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乐;胡希恒;赵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18/20;A61M25/10;A61M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5 | 代理人: | 熊晓妹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尿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取石导尿引流管,包括软管(1),所述软管(1)内还设置有引流管(2),所述引流管(2)与软管(1)之间的空腔为注水腔(3),所述软管(1)的外侧壁靠近伸入端的一头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囊(4),所述气囊(4)的通气管(5)通过注水腔(3)从软管(1)的尾端伸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伸入端注水腔与引流管形成的连通水路的设计,使得被激光粉碎的结石跟随经注水腔进入的冲洗液体一同排入至引流中,从而主动并快速的清理干净粉碎的结石,效果立竿见影,而无需将本实用新型长期留置在体内引起不必要的出血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石导尿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的体外超声碎石手术后,大都需要自行排尿来实现对碎石的排泄,而这种排泄方式使得碎石有残留尿道或膀胱的可能,其次,在排泄过程中,未完全击碎的结石存在对尿道造成二次割伤的可能,从而引起尿血,给病患造成心理压力,且无法判断是否排泄干净;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技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但现有的软管置入碎石后,完全粉碎的结石还是靠随着尿液从软管中排出,清除排出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粉碎结石是随尿液被动排出而不是被主动清洗清除而可能造成残留在体内排不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石导尿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取石导尿引流管,包括软管,所述软管内还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软管之间的空腔为注水腔,所述软管的外侧壁靠近伸入端的一头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囊,所述气囊的通气管通过注水腔从软管的尾端伸出;激光碎石后,通过注水腔向患处注入一定的药用液体,使得粉碎的结石跟随注入液体从引流管中被抽出,即使得患处的粉碎的结石被液体冲击形成浑液并被带入注水腔与引流管形成的水路中而被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的伸展状态呈蝶形。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3个。
进一步的,每个气囊间均设置有连通管道,以使得气囊间的引流管均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外壁上设有清水性高分子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的尾端一分为二包括引流口和激光光纤安装口,所述引流口和激光光纤安装口呈卜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引流管、气囊、通气管均采用医用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伸入端注水腔与引流管形成的连通水路的设计,使得被激光粉碎的结石跟随经注水腔进入的冲洗液体一同排入至引流中,从而主动并快速的清理干净粉碎的结石,效果立竿见影,而无需将本实用新型长期留置在体内引起不必要的出血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软管;2、引流管;3、注水腔;4、气囊;5、通气管;6、连通管道;7、空气接口8、注水口;21、引流口;22、激光光纤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24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件机械加工工装
- 下一篇: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