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复合气瓶的纤维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2609.7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6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寿;刘晓东;孙耀明;李彦灼;彭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八六三新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58 | 分类号: | B29C53/58;B29C53/8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宗继颖;吴志益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复合 纤维 缠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复合气瓶的纤维缠绕装置,包括上瓶机构,若干固定设置在上瓶机构上并带有电机的卡盘,所述卡盘用于可拆卸连接气瓶并带动所述气瓶旋转,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瓶机构一侧并用于供应缠绕纤维的纤维编织机构,所述上瓶机构用于带动若干气瓶依次到达纤维编织机构位置。通过连续旋转的上瓶机构把气瓶依次带到纤维编织机构位置,再通过卡盘带动气瓶转动,从而进行缠绕,在部分气瓶进行缠绕的时候,可以取下已经缠绕好的气瓶和安装新的需缠绕纤维的气瓶,这样实现机械化缠绕的同时,使缠绕纤维的工序和装卸气瓶的工序同步进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加工时间,促进工业化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容器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生产复合气瓶的纤维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缠绕复合气瓶是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气瓶内胆上环缠绕和全缠绕纤维材料组合结构的缠绕气瓶。它具有工作压力高、重量轻、安全可靠性好的特点,也当前压力容器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复合材料缠绕气瓶目前主要应用于呼吸器(如消防呼吸系统、登山、老人及病人吸氧、航空及航天系统等)及车用压缩天然气燃料气瓶几大领域,也可用于某些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及其混合物。
早期的气瓶多为钢制金属气瓶,由于金属强度有限,为了提高气瓶的工作压力,只能增加气瓶的厚度。而金属材料密度大,这样就增加了气瓶的质量。此外,当单层金属结构气瓶一旦出现裂纹后,裂纹会持续扩展,导致气瓶爆破性失效,产生灾难性后果。而纤维缠绕复合气瓶因为具有多层结构,即使内胆出现裂纹扩展,层间具有止裂作用,不会影响到外层,外层也能继续起到承压作用,这就为做出妥善的安全处理赢得时间。
当前,纤维缠绕气瓶的缠绕工艺以手工缠绕为主,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效率低,工时长,不利用工业化生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复合气瓶的纤维缠绕装置,旨在通过连续旋转的上瓶机构把气瓶依次带到纤维编织机构位置,再通过卡盘带动气瓶转动,从而进行缠绕,在部分气瓶进行缠绕的时候,可以取下已经缠绕好的气瓶和安装新的需缠绕纤维的气瓶,这样实现机械化缠绕的同时,使缠绕纤维的工序和装卸气瓶的工序同步进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加工时间,促进工业化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生产复合气瓶的纤维缠绕装置,包括上瓶机构,若干固定设置在上瓶机构上并带有电机的卡盘,所述卡盘用于可拆卸连接气瓶并带动所述气瓶旋转,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瓶机构一侧并用于供应缠绕纤维的纤维编织机构,所述上瓶机构用于带动若干气瓶依次到达纤维编织机构位置。
进一步,还包括沿左右方向的两侧设置的立柱,所述上瓶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立柱上的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立柱上并连接传动轴末端的主电机,固定设置在传动轴左右两侧的转动盘,所述卡盘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盘上。
进一步,所述卡盘对称设置在两侧的所述转动盘上,沿左右方向两侧相对应位置的卡盘分别用于固定气瓶的两端。
进一步,还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上瓶机构的下方,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胶水收集槽。
进一步,所述胶水收集槽沿左右方向的长度不小于气瓶的轴向长度,所述胶水收集槽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上瓶机构的直径。
进一步,还包括有三轴移动机构,所述三轴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纤维编织机构沿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八六三新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八六三新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2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