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RSC旋转编码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2662.7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0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叶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中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9/56 | 分类号: | H01H19/5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卢海龙 |
地址: | 3256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sc 旋转 编码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SC旋转编码开关,包括底座、编码盘、电刷盘、限位板、封盖,所述电刷盘的下端面设有电刷,该电刷抵靠在所述编码盘上,所述电刷盘上端面的中心处固定有旋转轴;所述底座的内侧壁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电刷盘的圆周面上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第一环形滑槽与第二环形滑槽之间设有滚珠;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RSC旋转编码开关,对编码开关内部构件之间的安装关系进行优化,使其具有安装方便、耐损耗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编码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RSC旋转编码开关。
背景技术
旋转式编码开关是常见的电子开关,也叫编码开关、拨码开关,输出二进制BCD码。
目前编码开关类型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机械式编码开关,其特征在于通过金属电刷片与编码盘之间,产生间断的物理接触,来输出电信信号。第二种为光电式编码开关,在这种编码开关中,利用光敏二极管的光敏特性,对其施加不同强度的光照,继而输出不同的电流信号。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编码开关这种重要的电子元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使用寿命的提高、结构体积的缩减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RSC旋转编码开关,对编码开关内部构件之间的安装关系进行优化,使其具有安装方便、耐损耗性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RSC旋转编码开关,包括底座、编码盘、电刷盘、限位板、封盖,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引脚,该引脚与所述编码盘电连接,所述编码盘固定在所述底座内。
所述电刷盘的下端面设有电刷,该电刷抵靠在所述编码盘上,所述电刷盘的上端面设有连续分布的径向卡槽,所述电刷盘上端面的中心处固定有旋转轴。
所述限位板的端面上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与所述电刷盘上的径向卡槽相啮合,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底座相固定。
所述底座的内侧壁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电刷盘的圆周面上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第一环形滑槽与第二环形滑槽之间设有滚珠。
编码开关工作过程中,转动次数最多的部件就是电刷盘,通过转动旋转轴,带动其旋转,继而使得电刷盘上的电刷不断的与编码盘上不同的电位区相接触,达到输出不同电信号的目的。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环形滑槽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滚珠,使得电刷盘的转动更加平稳,而不是像常见的编码开关那样直接压覆在编码盘上进行转动接触。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由上半层、下半层组成,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由所述上半层、下半层相拼合而成。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便于电刷盘的组装。
与之对应的,在本方案中,所述电刷盘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由所述上层、下层相拼合而成,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截面形状呈优弧状。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滚珠能够限制在第二环形滑槽内,不会滚落出来,安装滚珠时将底座合电刷板各自拆分为二,带滚珠组装好后合上电刷盘的上下两层,继而将滚珠嵌入底座内的第一环形滑槽内,再将底座的另一层压盖上即可。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固定柱,所述限位板和封盖上均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相配合的通孔,而且作为优选,该固定柱优选为螺纹柱,通过加设螺帽的配合,将限位板和封盖依次紧固在底座的顶端面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拆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中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中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2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手写膜及手写式电子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绝缘性好的电池盖板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