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3991.3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9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凤;陈珺;吴丽心;刘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 |
主分类号: | B08B13/00 | 分类号: | B08B13/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翁志霖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吸引 头类管腔 器械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包括:底板;一对第一侧板,相对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两侧;一对第二侧板,相对设于底板的上端面另外两侧;第一隔板,设于底板上方,位于一对第一侧板之间且对应两侧并将底板上方分隔成上下两层空间;若干第二隔板,设于底板和第一隔板上端面并将第一隔板分隔成的上下两层空间再次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待清洗物的容置子空间;垫高件,固定在底板下端面且位于其中一第二侧板下方;第二侧板的水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和其相近的第一侧板侧边可拆卸连接;第二侧板为网状支架结构,该方案使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不仅用于吸引头类管腔器械的清洗,还可作为其它物品清洗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
背景技术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是用于检查和手术治疗中吸除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物,使用后污物易附着在管腔内壁,其存在清洗干燥比较困难,且直接影响灭菌质量的问题,现有的清洗架通常仅是简单的框体结构,其在容置吸引头类管腔器械后,再置于清洗机内时,会存在清洗液残留在器械中和不便于干燥及取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且辅助清洁效果好的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其包括:
底板;
一对第一侧板,相对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两侧;
一对第二侧板,相对设于底板的上端面另外两侧;
第一隔板,设于底板上方,位于一对第一侧板之间且对应两侧分别与和其相近的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并将底板上方分隔成上下两层空间;
若干第二隔板,沿其中一第一侧板至另一第一侧板方向间隔设于底板和第一隔板上端面并将第一隔板分隔成的上下两层空间再次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待清洗物的容置子空间;
垫高件,固定在底板下端面且位于其中一第二侧板下方;
所述第二侧板的水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和其相近的第一侧板侧边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第二侧板为网状支架结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一隔板均为板状结构且其表面设有若干通孔。
作为一种较优的可选方式,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5 mm,且其孔间距为10mm。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垫高件垫高后底板与第一隔板的倾斜角度为20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第二侧板的下侧面还通过转动轴与底板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第二侧板的网状支架结构的网孔规格为5x5 mm。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垫高件均为不锈钢材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连接件为连接卡扣。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底板的长度为500 mm,宽度为300 mm,所述第一侧板的底边与底板宽度相适应,第二侧板的底边与底板长度相适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高度为110 mm。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至少包括脑脊液测压管、子宫扩张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3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送羽毛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贴膜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