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中药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4464.4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5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蒋佳雯;包江平;朱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中药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用中药燃烧器,其中,包括罩体;燃烧器、转轴A、转轴B,罩体两侧设有通孔,转轴A、转轴B两者的一端均与罩体两侧的通孔间隙配合;燃烧器为大于半球小于整球的内凹体,转轴A、转轴B两者的另一端与燃烧器球心上部固定连接;燃烧器位于罩体中空内部;罩体顶部上设有连通内部的多个出烟孔。当从正放至倒放时,保证燃烧器的开口向上,从而实现将中药放在燃烧器内并点燃,中药安全的在罩体燃烧,燃烧后的烟气从多个出烟孔排出,同时可以经过出烟孔观察中药在罩体内部的燃烧情况;解决了目前裸露点燃中药发生爆炸的问题,避免了造成火花四射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实验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实验用中药燃烧器。
背景技术
火试鉴别中药是指某些中药燃烧或遇热后,产生的特殊理化现象例如:气味、颜色、烟雾、闪光以及响声等结果,从而来鉴别中药品种的真伪和质量的优劣;目前在实验室对中药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常常如在室外一样直接裸露点燃进行火试鉴别,由于在燃烧时中药本身以及含杂的小石头会在燃烧时发生爆炸,造成火花四射,引起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用中药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验用中药燃烧器,其中,包括罩体;
燃烧器、转轴A、转轴B,罩体两侧设有通孔,转轴A、转轴B两者的一端均与罩体两侧的通孔间隙配合;
燃烧器为大于半球小于整球的内凹体,转轴A、转轴B两者的另一端与燃烧器球心上部固定连接;燃烧器位于罩体中空内部;
罩体顶部上设有连通内部的多个出烟孔。
所述罩体、燃烧器为透明体;能实现全视角的对中药燃烧现象进行观察。
所述转轴A、转轴B为圆柱体;罩体两侧的通孔为圆孔;转轴A、转轴B能快速带动燃烧器在罩体两侧的通孔旋转。
所述出烟孔为圆孔;便于加工。
所述罩体顶部上设有穿孔;还包括引线、堵塞,堵塞大于穿孔,引线两端分别与堵塞、燃烧器底端连接。
所述引线与堵塞采用螺钉固定连接;方便拆装更换。
所述引线与燃烧器采用螺钉固定连接;方便拆装更换。
所述堵塞为陶瓷体;当中药在燃烧时,堵塞受热不会变形。
所述堵塞为透明体。
所述引线为柔性金属体;当中药在燃烧时,引线受热不会燃烧,避免引线对中药的燃烧气体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从正放至倒放时,保证燃烧器的开口向上,从而实现将中药放在燃烧器内并点燃,中药安全的在罩体燃烧,燃烧后的烟气从多个出烟孔排出,同时可以经过出烟孔观察中药在罩体内部的燃烧情况;解决了目前裸露点燃中药发生爆炸的问题,避免了造成火花四射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需要对燃烧器进行清洁时,将引线拉起,使得燃烧器的凹口始终保持与罩体的底部缺口对齐,保证燃烧器处于固定状态下快速清洁;堵塞防止引线掉入罩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图2中沿B-B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3倒立状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44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V喷码移动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送丝异常报警机构及其组成的送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