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置桩间斜撑的A字型双排桩基坑支护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4847.1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2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聂东清;周质炎;翟之阳;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桩间斜撑 字型 桩基 支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置桩间斜撑的A字型双排桩基坑支护,包括前排桩、后排桩,其特征在于前排桩倾斜进入土体,桩头指向基坑内;后排桩竖直设置,或桩头指向坑外方向倾斜布置;前排桩桩顶及后排桩桩顶通过冠梁连接,后排桩面向基坑内一侧施工后排桩围檩,后排桩围檩与前排桩之间设置桩间斜撑。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相比一般双排桩具有更高的整体刚度,抗侧移能力更强。可以作为开挖深度较大基坑的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基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桩间斜撑的A字型双排桩基坑支护。
背景技术
排桩支护是目前基坑工程中的常用支护形式。而双排桩支护是将排桩设置为前后两排,并将前后排桩桩顶冠梁用连梁连接形成的门式基坑支护结构。相比但排桩,双排桩具有更高的抗弯强度和抗侧移能力,可以应用于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但是,目前应用的双排桩基本上是竖直桩,缺点比较明显。首先,双排桩的变形模式仍然接近悬臂支护形式,在开挖深度较大时,桩顶位移大,坑外土体沉降大。其次,双排桩由前后两排排桩、前后排冠梁及连梁等组成,且为了提高双排桩整体性,前后排桩间土体往往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使得双排桩总体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设置桩间斜撑的A字型双排桩基坑支护,相比一般双排桩具有更高的整体刚度,抗侧移能力更强。可以作为开挖深度较大基坑的支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设置桩间斜撑的A字型双排桩基坑支护,包括前排桩、后排桩,其特征在于前排桩倾斜进入土体,桩头指向基坑内;后排桩竖直设置,或桩头指向坑外方向倾斜布置;前排桩桩顶及后排桩桩顶通过冠梁连接,后排桩面向基坑内一侧施工后排桩围檩,后排桩围檩与前排桩之间设置桩间斜撑。
进一步地,所述前排桩为钢筋混凝土桩,前排桩桩身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0°~60°,所述后排桩为钢筋混凝土桩,竖直或倾斜布置,倾斜布置时,与竖直方向呈5°~30°夹角倾斜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排桩是钻孔灌注桩,预制桩,长螺旋钻孔桩,高压旋喷桩,或劲性复合桩。
进一步地,所述前排桩的桩间距为2~6 m。
进一步地,前排桩桩身和后排桩围檩分别设置预埋钢板或预留钢筋,以便于桩间斜撑连接。
此外,当前排桩承受轴向荷载较大时,可以采用扩底方法,提高前排桩承载能力,减小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冠梁为钢筋混凝土梁。
进一步地,后排桩顶部设置冠梁,在前排桩与后排桩顶部连接处设置凸头与前排桩连接,或者冠梁宽度大于前排桩与后排桩直径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桩间水平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
所述桩间斜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当桩间斜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时,前排桩桩身及后排桩围檩应在相应位置预留钢筋,便于与桩间斜撑连接;当间连梁为钢梁时,前排桩桩身相应位置及后排桩围檩应预埋钢板,便于与桩间斜撑连接。桩间斜撑与地面呈夹角
所述连梁与后排桩之间的围檩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围檩,便于桩间斜撑与后排桩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冠梁、围檩及桩间斜撑,形成剖面类似A字型的双排桩结构,整体刚度高,抗侧移能力强。基坑内无水平内支撑结构,便于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且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冠梁设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4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快速更换的梭芯盘
- 下一篇:一种涂抹均匀的书刊装订用上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