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固废再生拌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5924.5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2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高治泉;郝永刚;王荣强;常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华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02 | 分类号: | E01C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再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固废再生拌合装置,包括拌合装置和水泥加料装置,所述拌合装置和水泥加料装置分别设在移动板车上进行移动,两个水泥加料装置分别设在拌合装置两侧,其出料口可拆卸连接在拌合装置的进料口上;所述拌合装置包括骨料仓、搅拌仓和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水箱、控制装置和喷水口,所述骨料仓设在搅拌仓上方,所述骨料仓的底部间隔设有送料孔与搅拌仓联通,所述水箱设在骨料仓外侧,所述喷水口设在骨料仓的送料孔处,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本实用新型将拌合装置和水泥加料装置设置成移动式,对分散的建筑固废进行处理,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分散无法有效再利用的问题,并且转运、固定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废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固废再生拌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拆除及道路改造后形成大量的建筑固废,并且呈现出垃圾分散、不集中、随意堆放等现象,垃圾围城的形式日益严峻,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无法满足现阶段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固废的处置也是随拆随处置,很难规模集中起来,因此对建筑固废的循环利用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突飞猛进阶段,道路的新建及改建工程需要大量无机结合料,将建筑固废综合利用是较好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保护环境。
多年来,进行道路施工所用无机结合料拌合设备一直采用传统的固定式拌合机,水泥罐采用立式水泥罐,但是上述设备仅适用于与天然材料进行拌合。将天然材料改变为建筑固废再生材料时,存在拆装移动困难、原材料含水量控制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建筑固废再生材料使用于无机结合料的拌合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固废再生拌合装置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固废再生拌合装置,实现对分散式建筑固废材料的综合利用,满足环保及道路无机结合料的需求,且设备空间占用小、拆装移动方便、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固废再生拌合装置,包括拌合装置和水泥加料装置,所述拌合装置和水泥加料装置分别设在移动板车上进行移动,两个水泥加料装置分别设在拌合装置两侧,其出料口可拆卸连接在拌合装置的进料口上;所述拌合装置包括骨料仓、搅拌仓和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水箱、控制装置和喷水口,所述骨料仓设在搅拌仓上方,所述骨料仓的底部间隔设有送料孔与搅拌仓联通,所述水箱设在骨料仓外侧,所述喷水口设在骨料仓的送料孔处,通过控制装置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骨料仓内设置有计重器,所述控制装置设在拌合装置的操作室内,与计重器、喷水口均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加料装置包括水泥仓和送料管道,所述水泥仓为卧式粉罐,内部设有横置的通长搅轮,所述送料管道为柔性管道,其出料口可拆卸连接在骨料仓顶部的进料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车包括车身、车轮和伸缩支腿,所述车轮和伸缩支腿均设在车身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支腿为液压支腿,固定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优选的,所述骨料仓顶部设置四个进料口,在骨料仓的两侧各分布两个,所述进料口为漏斗状。
优选的,所述喷水口设置两个。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将拌合装置和水泥加料装置设置成移动式,对分散的建筑固废进行处理,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分散无法有效再利用的问题,并且转运、固定方便快捷;
增加加湿装置解决建筑固废吸水率大的缺陷,并且根据骨料和水泥粉料数量自动控制喷水量和喷水时间,保证原材料含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拌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华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华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5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