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7913.0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2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福;齐骥;吴宪财;胡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C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点引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包括承重台、固定于承重台上的支架以及用以测量的引测体,支架包括固定于承重台的竖杆以及固定于竖杆的悬臂,竖杆上、固定于竖杆与悬臂的连接处以及固定于悬臂的悬挑端分别固定有供引测体绕接的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本实用新型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能够快速且准确的将地面控制点传递到井下隧道内,使地面、井下控制网统一;而且本实用新型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可重复使用,省时、省工、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施工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下工程(如地铁、管廊等工程)的控制测量过程中,为了满足隧道开挖的要求,需要将地面控制点通过竖井引测到隧道内,以建立井下导线和高程控制网,使地面、井下控制网统一。
由于竖井结构的特殊性,传统方法通常是通过于竖井外临时搭设脚手架或钢管,将钢丝或钢尺的一端连接于脚手架或钢管的指定位置(即控制点处)、另一端竖向悬吊至竖井底部,以将地面的控制点传递到井下,进而将高程和地面坐标引测到井下隧道内。
上述传统方法既不稳定也耗工时,且引测到井下的控制点容易造成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采用该引测装置可以快速精准的将地面的控制点传递到井下,为井下进行平面坐标或高程测量提供了条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包括承重台、固定于所述承重台上的支架以及用以测量的引测体,所述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承重台的竖杆以及固定于所述竖杆的悬臂,所述竖杆上、固定于所述竖杆与所述悬臂的连接处以及固定于所述悬臂的悬挑端分别固定有供所述引测体绕接的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
上述引测装置可周转重复使用,在测量时仅需安装引测体即可,无需拆装承重台和支架,操作简单、快速,节省人力物力且便于周转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引测体为一端连接有重锤的钢丝绳或柔性钢尺。
通过钢丝绳或柔性钢尺配合测量仪器来实现对控制点的精确测量及传递。
本实用新型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杆与所述悬臂之间连接有第一斜撑。
通过第一斜撑的设置,使竖杆与悬臂的连接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杆与所述承重台之间连接有第二斜撑。
通过第二斜撑的设置,使竖杆与承重台的连接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承重台底部设有车轮。
通过车轮的设置,便于移动引测装置,使测量更轻松、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车轮上设有制动装置。
通过制动装置的设置,使测量过程中引测装置可以稳定不动的定位于控制点,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承重台上设有配重。
通过配重的设置,使引测装置保持稳定,防止倾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能够快速且准确的将地面控制点传递到井下隧道内,使地面、井下控制网统一;而且本实用新型进井控制点引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可重复使用,省时、省工、省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7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便的卸车管道泵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智能家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