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云台的远距离虹膜人脸采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8859.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9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聚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远距离 虹膜 采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台的远距离虹膜人脸采集设备,其具有一云台主体和云台底座,所述云台主体包括一横转组件和一俯仰组件,所述横转组件装设在所述云台主体上,该横转组件的中间开设有一容纳槽,所述俯仰组件装设在该容纳槽中;所述俯仰组件上装设有人脸摄像头和虹膜摄像头;所述俯仰组件上还装设有红外灯和测距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台的远距离虹膜人脸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因其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式正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进行身份认证。虹膜识别具有精度高、虹膜纹理终身不变、独一无二性等优点,但虹膜识别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并且由于红膜尺寸较小,要拍摄高质量的虹膜图像对用户姿态和使用距离均有一定限制。人脸识别则对用户姿态与使用距离限制较低,但人脸随时间会有一定变化,相较虹膜不够稳定,识别精度较低。于是,一种生物识别方式已不能满足各个场景的应用。
基于前述,虹膜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现有虹膜采集设备的使用范围大都在40cm-70cm,十分影响用户体验。此外,现有虹膜采集设备通常还需要用户配合进行姿态调整,进一步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云台的远距离虹膜人脸采集设备,使用户在较远距离即可实现虹膜识别,且无需用户过度配合调整姿态。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台的虹膜人脸采集设备,其具有一云台主体和云台底座,所述云台主体包括一横转组件和一俯仰组件,所述横转组件装设在所述云台主体上,该横转组件的中间开设有一容纳槽,所述俯仰组件装设在该容纳槽中;所述俯仰组件上装设有人脸摄像头和虹膜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基于云台的远距离虹膜人脸采集设备的改进在于,所述人脸摄像头和虹膜摄像头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基于云台的远距离虹膜人脸采集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俯仰组件上还装设有测距模块,所述测距模块位于所述虹膜摄像头和人脸摄像头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基于云台的远距离虹膜人脸采集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俯仰组件上、测距模块的上方还装设有红外灯。
本实用新型基于云台的远距离虹膜人脸采集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虹膜摄像头可自动变焦。
本实用新型基于云台的远距离虹膜人脸采集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虹膜摄像头可自动对焦。
本实用新型基于云台的远距离虹膜人脸采集设备,将虹膜摄像头和人脸摄像头设置在云台上,通过人脸图像中检测到的人眼位置控制云台旋转,无需用户配合移动;通过测距模块测到的用户与虹膜摄像头的距离进行变焦,根据虹膜图像的清晰度进行对焦,实现用户远距离虹膜采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云台的远距离虹膜人脸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红外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云台的远距离虹膜人脸采集设备,其具有一云台主体1和一云台底座4,所述云台主体1装设在云台底座4上。所述云台主体1包括一横转组件2和一俯仰组件3,其中,所述横转组件2的中间开设有一容纳槽23,所述俯仰组件3即装设在该容纳槽23中。所述俯仰组件3上装设有人脸摄像头31和虹膜摄像头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聚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聚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8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卷尺的检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学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