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插式甲鱼钓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9057.2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1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长根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9 | 代理人: | 雷少坤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甲鱼 钓竿 | ||
一种地插式甲鱼钓竿,包括可插入地中的钓竿本体,钓竿本体为长形板状结构,钓竿本体的两端形成有用于缠绕钓线的缠线凹槽,相比现有的圆杆形钓竿本体,采用长形板状结构的钓竿本体可以增加其表面积,从而增加其插入土壤后的摩擦力,使其更不容易被拔出,板状结构在特定受力方向可以降低其对土壤的压强,防止土壤受力被破坏,导致钓竿本体倾倒而被拔出,钓竿本体的两端形成缠线凹槽,这样钓线就可以缠绕在两端的缠线凹槽之间,相比现有的缠线结构,本申请可以减少缠绕的圈数,从而提高缠线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甲鱼钓竿,尤其是地插式甲鱼钓竿。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地插式甲鱼钓竿主要包括钓竿本体和缠线部件,钓竿本体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圆杆,缠线部件固定设置在钓竿本体的一端,钓竿本体的另一端形成有便于插地的尖端,钓线固定在缠线部件上,并在不用时缠绕在缠线部件上,缠线部件通常为木块,体积较小,而钓线较长,需要缠绕很久才能将钓线完全缠绕上去,操作十分麻烦,且容易导致钓线打结,另外由于钓竿本体为圆杆,插入地中容易被拨出,导致上钩的甲鱼逃脱。
针对钓线缠绕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9330954U公开了一种甲鱼排钩,通过具有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线盒卷储钓线,下壳体可转动设置在上壳体中,线盒设置在钓竿本体上端,虽然可以解决缠线困难的问题,但是其结构复杂,并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被拨出并且便于缠线的甲鱼钓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地插式甲鱼钓竿,包括可插入地中的钓竿本体,其特征在于:钓竿本体为长形板状结构,钓竿本体的两端形成有用于缠绕钓线的缠线凹槽。
所述钓竿本体沿其宽度方向弯折形成加强结构。
所述弯折角大于九十度。
所述钓竿本体沿其宽度方向的中部弯折使其横截面为V形结构。
所述缠线凹槽为V形结构。
所述缠线凹槽延伸至所述钓竿本体侧边使所述钓竿本体的端部形成两个尖端。
所述钓竿本体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用于绑线的穿线孔。
所述钓竿本体上套设有用于固定钓钩的橡皮筋。
所述钓竿本体的至少一端的侧边形成有用于缠绕定位钓线的定位槽。
所述钓竿本体采用板材一体冲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相比现有的圆杆形钓竿本体,采用长形板状结构的钓竿本体可以增加其表面积,从而增加其插入土壤后的摩擦力,使其更不容易被拔出,板状结构在特定受力方向可以降低其对土壤的压强,防止土壤受力被破坏,导致钓竿本体倾倒而被拔出。
钓竿本体的两端形成缠线凹槽,这样钓线就可以缠绕在两端的缠线凹槽之间,相比现有的缠线结构,本申请可以减少缠绕的圈数,从而提高缠线效率。
钓竿本体沿其宽度方向弯折形成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可以增加钓竿本体的强度,防止其受力弯折变形。
钓竿本体开设有用于绑线的穿线孔,钓线穿过穿线孔后捆绑在钓竿本体上,这样钓线更不容易脱落;另外钓竿本体的两端可以均设置穿线孔,这样两端均可以作为绑线端或者插入端。
钓竿本体的端部形成两个尖端,可减小入地阻力,便于钓竿本体插入地中。
钓竿本体的侧边形成有用于缠绕定位钓线的定位槽,在钓鱼时可将多余长度的钓线缠绕在定位槽上,防止多余钓线杂乱打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长根,未经张长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90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切板刀片端头拼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上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