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机锚栓基础二次灌浆模板支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9630.X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5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王乾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侯晔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基础 二次 灌浆 模板 支撑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锚栓基础二次灌浆模板支撑体系,属于风机锚栓基础灌浆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锚栓基础二次灌浆模板支撑体系,包括外模体系和内模体系,所述外模体系同轴设置在所述内模体系外围,所述外模体系包括由若干段圆弧板组成的外摸板,所述内模体系包括由若干段圆弧板组成的内摸板;所述外摸板和内摸板之间为二次灌浆区,所述二次灌浆区上方同轴设置有锚板,所述锚板上方竖向插入有锚栓;待内模与外模全部拼接完成后,采用定位支撑杆进行支撑防止内、外模板位移,同时再加上加固支撑杆进行内、外模加固,使整个模板支撑体系更为稳定,显著提高了模板安装效率以及成品后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锚栓基础灌浆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风机锚栓基础二次灌浆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开发低风速区域,风机塔筒的高度不断加高,风机塔筒与风机基础的连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基础环连接变成了锚栓连接,以避免基础环连接时出现应力集中。预应力锚栓替代了基础环,而风机基础的形式仍为普通的圆形扩展形式。预应力锚栓基础形式是由上锚板、下锚板、锚栓、PVC护管等组成,在上锚板和下锚板之间用PVC护管将锚栓与混凝土隔离,而且要密封;浇筑过程中水、混凝土浆液以及杂物等不能进入到护管内,以免对锚栓造成腐蚀。当锚栓受到拉力时,锚栓的下锚板以上部分会均匀受力,整个锚栓是一个弹性体,没有弹性部分和刚性部分的界面,从而避免了应力集中。由于对锚栓施加预应力,混凝土基础始终处于受压状态,因此采用预应力锚栓的风机基础就不会出现基础环两侧混凝土出现应力集中而产生破坏的情况。
常见的预应力锚栓风力发电机基础塔筒底座采用二次灌浆结构施工,这种施工结构是将风力发电机基础底座一次浇筑成型,在一次浇筑成型风力发电机基础底座上设有内、外两圈沿圆周均布的锚栓杆件;在锚栓杆件上装有与其相匹配的上下锚板,二次灌浆层沿锚栓杆件排布呈环形结构,并位于一次浇筑成型风力发电机基础底座与上锚板之间。现有技术中,在二次灌浆层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由若干块定型钢模板组装而成的内模和外模,在对风机锚栓基础二次灌浆模板支撑时,通常是用2mm钢板切割成设计所需尺寸,加固时采用步步紧、方木支撑,以防止二次灌浆时因灌浆料的胀力致使模板变形,进而导致灌浆后成品外观质量与设计有所偏差,且模板拼缝处有漏浆现象。
将检索,关于解决灌浆后模板拼缝处有漏浆等问题,目前已有相关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0759368.9、申请公布日为:2019年10月29日,公开了一种风机锚栓基础二次灌浆中轻便式灌浆槽结构,该结构包括灌浆槽主体,所述灌浆槽主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缺口,所述灌浆槽主体横跨于上锚板上部时,所述缺口用于容纳预应力锚栓外露部分;所述灌浆槽主体的上部开放用于将浆料倒入所述灌浆槽主体内部;所述灌浆槽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降低的方式与所述灌浆槽主体的内侧相连,所述底板最低处开设有贯穿的灌浆口。但该发明内模的内向支撑和外模的外向支撑均外用沿圆周排布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使得模板安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模板支撑体系安装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风机锚栓基础二次灌浆模板支撑体系,待内模与外模全部拼接完成后,采用内膜支撑体系进行支撑,本内膜支撑体系方便拆卸,使得模板安装效率显著提高。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9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件清洗装置
- 下一篇:适用于深水域的海上风机浮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