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3069.8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8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蔡嘉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普诺兴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11/00 | 分类号: | A45B11/00;A45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穿入 伞骨 结构 雨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包括伞面、伞骨和伞棒,所述伞棒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柱,所述伞骨端部铰接在顶柱侧壁,所述伞棒中间滑动连接有中盘,所述中盘侧边铰接有支杆,本实用新型在伞面内侧缝制套管,在组装雨伞时能够将伞骨插入套管中,避免了伞骨直接与伞面的线材接触,降低了对线材的磨损,提高了伞骨与伞面连接结构的强度,且预制缝制套管,能够提高伞面后续组装的效率,在伞骨端部增加套接的延伸杆,用于配合延展伞骨的长度,且延伸杆端部与伞骨连接处增加开口的阶梯式螺纹结构,调整伞骨与延伸杆组合的长度,方便插入珠尾中,能够微调与珠尾的连接长度保证与珠尾连接结构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伞是中国劳动人民一个重要的创造。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上至皇帝出行的黄色罗伞,下至百姓的避雨工具,可以说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受中国文化影响,亚洲许多国家很早就有使用伞的传统,而欧洲至16世纪才开始风靡中国伞。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它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发明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雨具。用来遮蔽阳光的伞又称作阳伞或遮阳伞,可固定于露台桌等户外家具,或用在海滩上。伞的其它用途包括装饰物、拐杖甚至兵器。
现有雨伞的伞面和伞骨是由线材缝制连接在一起,伞骨直接与伞面的线材接触,对线材的磨损较大,使用一定的时间后,线材容易断裂,且部分伞面端部与伞骨接触的地方缝制的珠尾距离偏大,容易松脱,影响雨伞使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增加套管结构,方便组装伞骨,提高伞面与伞骨连接结构的稳定,同时方便调节伞骨端部的组合长度,适应不同间距的珠尾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包括伞面、伞骨和伞棒,所述伞棒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柱,所述伞骨端部铰接在顶柱侧壁,所述伞棒中间滑动连接有中盘,所述中盘侧边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端通过转轴与伞骨铰接,所述伞面套接在顶柱上端,且所述顶柱上端螺纹连接有位于伞面外侧的伞头,所述伞面覆盖在伞骨外侧,且所述伞面内侧缝制有套管,所述伞骨插接在套管中间,所述伞骨端部套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端部侧壁为开口结构,且所述延伸杆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伞面端部缝制有珠尾,所述延伸杆端部插接在珠尾中间。
优选的,所述中盘中间一体成型有按钮,所述伞棒上端侧壁卡接有弹片,所述弹片与按钮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顶柱下端粘接有与中盘相对应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伞棒下端螺纹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外侧壁开设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手柄上端内侧开设有卡扣,所述中盘侧壁开设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卡槽结构。
优选的,所述伞棒中间滑开设有凹槽结构,且所述中盘内壁开设有与伞棒中间凹槽相匹配的凸点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普诺兴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普诺兴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3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平板包装化的椅子
- 下一篇:一种仪器仪表显示屏面板的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