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腹腔镜切口疝穿刺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5803.4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3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大鹏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266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腹腔镜 切口 穿刺 勾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腹腔镜切口疝穿刺勾线装置,所述用于腹腔镜切口疝穿刺勾线装置包括穿刺外鞘和勾线臂,所述穿刺外鞘的一端设置有倾斜刀刃,所述勾线臂贯穿所述穿刺外鞘且与设置在所述穿刺外鞘内的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勾线臂的一端设置有勾线头,所述勾线头的侧端设置有线勾,线勾的侧端设置有挡杆,且挡杆上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与设置在勾线头上的活塞组件连通。通过按压勾线臂将勾线头推送到缝线处,缝线进入到线勾位置后与活塞组件连接,当勾线头在弹性组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复位时,活塞组件在缝线的阻力作用下对气囊进行充气,从而通过气囊将线勾进行遮挡,防止在拉出过程中线勾对患者造成伤害,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腹腔镜切口疝穿刺勾线装置。
背景技术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腹壁起主要支持作用的肌腱膜层愈合不良而产生的腹壁疝,发生率为2.0%~11.0%,腹部大型手术后切口感染者切口疝的发生率更高。腹壁切口疝产生的原因很多,切口感染、切口裂开、术后剧烈咳嗽等腹内压增高等情况都可导致切口疝的发生。腹壁切口疝最常见的症状是原腹部手术切口处有包块出现,用力时突出,平卧休息则缩小或消失。手术是治愈切口疝的惟一有效方法,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以前切口疝的手术方法是通过开放手术进行修补,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腹腔镜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使其迅速被广大患者及外科医生所接受,目前已成为切口疝的首选手术方式。此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名叫勾线针的特殊手术器械。
现有存在采用可张开式卡条进行穿刺勾线,在腹腔内,张开式卡条张开一定角度在合并时,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腹腔镜切口疝穿刺勾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腹腔镜切口疝穿刺勾线装置,所述用于腹腔镜切口疝穿刺勾线装置包括穿刺外鞘和勾线臂,所述穿刺外鞘的一端设置有倾斜刀刃,所述勾线臂贯穿所述穿刺外鞘且与设置在所述穿刺外鞘内的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勾线臂的一端设置有勾线头,所述勾线头的侧端设置有线勾,线勾的侧端设置有挡杆,且挡杆上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与设置在勾线头上的活塞组件连通,当所述缝线进入到活塞组件处时,活塞组件向所述气囊内充气,以将所述线勾进行遮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勾线头远离所述勾线臂的一端成弧形结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勾线头上的活塞腔及滑动在所述活塞腔内的活塞,所述活塞腔通过设置在所述勾线头上的流道及导管组件与所述气囊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嵌入在所述挡杆内侧的导气腔,所述导气腔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另一端通过波纹管与所述流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在不受力情况下突出所述活塞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杆铰接在所述勾线头上,且通过扭簧与所述勾线头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勾线臂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在所述勾线臂上的固定件及固定在所述穿刺外鞘内壁上的限位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通过按压勾线臂将勾线头推送到缝线处,缝线进入到线勾位置后与活塞组件连接,当勾线头在弹性组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复位时,活塞组件在缝线的阻力作用下对气囊进行充气,从而通过气囊将线勾进行遮挡,防止在拉出过程中线勾对患者造成伤害,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腹腔镜切口疝穿刺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大鹏,未经宋大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5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