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内冷孔镗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5968.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8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惠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方瀚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10 | 分类号: | B23B2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田强 |
地址: | 2015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内冷孔镗刀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内冷孔镗刀,包括镗刀本体,所述镗刀本体包括刀头和刀柄;所述镗刀本体上内预设有两条冷却道,第一冷却道连通所述刀头的首端以及所述刀柄的尾端,第二冷却道一端靠近所述刀头设置,另一端连通所述刀柄的尾端,以提出一种切屑排出效果以及冷却效果俱佳的双内冷孔镗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内冷孔镗刀。
背景技术
现有小孔镗刀多为外冷型或单内冷孔型,由于小孔镗削中孔径较小,外冷型镗刀在加工过程中冷却液完全不起作用,单冷却孔的镗刀一般冷却液通过冷却孔作用于刀尖,但是冷却孔一般直径1mm-1.5mm,通过冷却孔喷出的冷却液流量普遍较小,冷却效果一般,并且对于切屑的排出作用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切屑排出效果以及冷却效果俱佳的双内冷孔镗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内冷孔镗刀,包括镗刀本体,所述镗刀本体包括刀头和刀柄;
所述镗刀本体上内预设有两条冷却道,第一冷却道连通所述刀头的首端以及所述刀柄的尾端,第二冷却道一端靠近所述刀头设置,另一端连通所述刀柄的尾端。
优选的,所述刀头截面的直径小于所述刀柄截面的直径,使得所述刀柄与所述刀头的连接端面之间形成一个落差面;
所述第二冷却道连通所述落差面和所述刀柄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刀头的侧壁上预设有一条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道,所述导流槽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刀头的加工头设置。
优选的,所述镗刀本体一体铸压成型。
优选的,两条所述冷却道的孔直径均为0.9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双内冷孔镗刀预设有两条冷却道,第一冷却道连通所述刀头的首端以及所述刀柄的尾端,第二冷却道一端靠近所述刀头设置,另一端连通所述刀柄的尾端;通过第一冷却道喷射出来的液体喷向工件表面,通过第二冷却道喷出来的液体经过导流槽导流到刀具的加工头位置,从而保证冷却液对刀具以及加工件的精准定位冷却,从而保证加工刀具的冷却效果;此外,设置0.9mm的冷却道,比起传统的冷却道孔径更小,增加了冷却液的喷射压力,从而使得冷却道内的金属屑得以喷出,不会使得冷却道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内冷孔镗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内冷孔镗刀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内冷孔镗刀,包括镗刀本体1,镗刀本体1包括刀头11和刀柄12;
镗刀本体1上内预设有两条冷却道,第一冷却道2连通刀头11的首端以及刀柄12的尾端,第二冷却道3一端靠近刀头11设置,另一端连通刀柄12的尾端。
在本实施例中,刀头11截面的直径小于刀柄12截面的直径,使得刀柄12与刀头11的连接端面之间形成一个落差面;
第二冷却道3连通落差面和刀柄12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刀头11的侧壁上预设有一条导流槽4;导流槽4一端连通第二冷却道3,导流槽4的另一端靠近刀头11的加工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镗刀本体1一体铸压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两条冷却道的孔直径均为0.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方瀚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方瀚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5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龙果种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