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矿热炉低压补偿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6287.7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1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陶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北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8 | 分类号: | H01G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9 | 代理人: | 郑远韬 |
地址: | 2141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矿热炉 低压 补偿 电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矿热炉低压补偿的电容器,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中的多个电容元件组、和位于所述外壳中的轴流风扇,所述多个电容元件组彼此间隔开以形成与所述轴流风扇的轴线平行的风道。通过将多个电容元件分成若干电容元件组以形成风道,能够有效降低电容元件布置集中造成的热量难以散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热炉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通风散热的用于矿热炉低压补偿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早期的电容器大部分都采用绝缘油作为电容器的绝缘、传递热量的介质材料,电容器壳体要求密封性能良好,不能出现油质渗漏现象。现在由于安全、消防等特定环境的需求,矿热炉用电容器必须采用纯干式,具备阻燃防爆性能。采用塑壳环氧封装绝缘材料,其散热效果远不如油浸的性能。通过针对现有的电容器温升监测,两片组合体中间导线连接处温升最大。靠自然通风冷却,散热效果不尽人意,仍然有局部温升过高现象。
为了解决现场安装场地空间限制问题,申请人升级了单台电容器容量,新的电容器已设计达到了300V 180kvar,单台电容器额定电流达到600A。电容器元件本身的介质损耗是发热的,而且容量越大发热量越大。通过实验,以前设计的产品,近百只电容元件组成一台密集型电容器,越是中间部位的温度越高,元件损坏概率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通风散热的用于矿热炉低压补偿的电容器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矿热炉低压补偿的电容器,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中的多个电容元件组、和位于所述外壳中的轴流风扇,所述多个电容元件组彼此间隔开以形成与所述轴流风扇的轴线平行的风道。
优选地,包括四个电容元件组,所述四个电容元件组呈一排布置并且彼此等间隔地间隔开。进一步优选地,相邻的电容元件组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cm至3cm。
优选地,包括四个电容元件组,所述四个电容元件组布置成两排且每排具有两个电容元件组,每排的两个电容元件组之间的横向间隔距离与两排电容元件组之间纵向间隔距离相等。进一步优选地,每排的两个电容元件组之间的横向间隔距离与两排电容元件组之间纵向间隔距离均为1cm至3cm。
优选地,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下底板上的两个轴流风扇。
优选地,所述外壳设置有通风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将多个电容元件分成若干电容元件组以形成风道,能够有效降低电容元件布置集中造成的热量难以散发的问题,并且在电容器外壳上通风孔,在电容元件连接铜导线通道下面设置轴流风机,能够在电容器外壳内部形成正压,及时散发产生的热量。正常电容内部的温度要比环境温度高出15℃以上,长期使用还会产生积温情况,现通过强通风以后,可快速将热量散发出箱体,不产生积温,运行温度降低10℃以上,电容量衰减率减少、损耗降低、可靠性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用于矿热炉低压补偿的电容器的正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用于矿热炉低压补偿的电容器的安装有轴流冷却风扇的外壳下底板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用于矿热炉低压补偿的电容器的一种内部电容元件布局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用于矿热炉低压补偿的电容器的另一种内部电容元件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北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北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62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位置开关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维修的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