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6487.2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5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谢冬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倍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王宏松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在充电桩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遮挡雨水的档板,档板延伸出充电桩本体,在充电桩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充电电缆线拉进和拉出的进出口,在充电桩本体内安设有充电器、收线器以及第一滑轮,在充电桩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滑轮,且第二滑轮位于进出口的上方,在档板的延伸段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安置有第三滑轮、第四滑轮以及挂线器;充电电缆线的第一端与充电器连接,充电电缆线的第二端缠绕于收线器后依次经过第一滑轮、进出口、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和挂线器后与充电枪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充电电缆线进行缩短,防止充电电缆线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本身无污染,不排放二氧化碳,没有尾气污染,对于目前排放量高的普通小汽车来说有着节能环保的优势,对于治理环境污染和减少尾气排放相当有利。由于充电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之一。专利申请号2017210269244,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充电桩”,公开了在所述充电桩体上设有前后方向连通的腔体,所述线缆穿过所述腔体。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充电电缆线在地面上的长度,但是,如果充电电缆线过长,仍然有部分充电电缆线遗留在地面,造成充电电缆线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充电桩。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器、充电电缆线、收线器、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挂线器、充电枪和档板;
充电桩本体安设于地面上,在充电桩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遮挡雨水的档板,档板延伸出充电桩本体,在充电桩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充电电缆线拉进和拉出的进出口,在充电桩本体内安设有充电器、收线器以及第一滑轮,在充电桩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滑轮,且第二滑轮位于进出口的上方,在档板的延伸段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安置有第三滑轮、第四滑轮以及挂线器;
充电电缆线的第一端与充电器连接,充电电缆线的第二端缠绕于收线器后依次经过第一滑轮、进出口、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和挂线器后与充电枪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收线器包括安装座、安装轴、棘轮、用于缠绕充电电缆线的绕线盘、棘爪、弹簧和电机;
安装座固定安装于充电桩本体的内侧面,安装轴固定于安装座的顶部,在绕线盘的中心设置有用于穿过安装轴的通孔,棘轮安设于绕线盘的端面,且棘轮与绕线盘呈同轴设置,棘爪的第一端与棘轮可调节啮合设置,棘爪的第二端露出充电桩本体的表面,以供用户操作,使棘轮与棘爪分离,在棘爪的中间段设置有转轴,棘爪绕转轴转动,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充电桩本体的内表面,弹簧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棘爪,用于使棘爪复位与棘轮啮合,充电桩本体外表面设有按钮组,按钮组包括正转按钮和反转按钮,正转按钮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正转信号输入端相连,反转按钮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反转信号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源端与电机的电源端相连,电机设于安装座顶部且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当按下正转按钮时,电机驱动模块电机正转,使绕线盘缠绕缩短充电电缆线;当按下反转按钮时,电机驱动模块电机反转,使绕线盘放长充电电缆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充电桩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四个支撑柱,每个支撑柱均为顶端开口的容纳器,在档板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脚,支撑脚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容纳器的直径。实现挡板与充电桩本体间的可拆卸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进出口上设置有滑动组,滑动组包括至少一个滑动滚轮。在进出口设置滑动滚轮有利于保护充电电缆线减低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充电枪相匹配的充电枪枪套,所述充电枪枪套用于为充电枪遮挡灰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倍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倍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64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的边坡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小动物实验用动脉插管引导装置